农技春玉米播种时间生长周期施肥标
玉米播种时间 春玉米播种期一般在4月末到5月初,黄淮海分春玉米和夏玉米,春玉米也是在这个时间播种,夏玉米则是在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大致在6月份左右。 玉米播种以后,只有在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时,才会达到7天发芽的效果,如果地温达不到这个温度,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发芽率,而且勉强发芽的种子也会形成弱苗。因此提醒广大农民,今年春播玉米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掌握播种时间。 不可播种过早,春玉米不是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种植得过早,不但产量偏低,而且病虫害还发生得相当严重。比如粗缩病、红蜘蛛以及玉米的大小斑病等。这是因为此时种植的玉米在授粉和灌浆时正值高温和多雨的季节,极易造成秃尖或缺粒现象。 此外,要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玉米品种不仅要适应当地天气气候的,还要看它的抗倒、抗逆性等综合特性指数,否则极易出现秃尖瘪粒严重的现象。 玉米生长周期 玉米种子播下后,第1天即可发现吸胀,胚部发芽。 一星期后,这些小芽破土而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嫩黄的小芽逐渐变成绿色。 27天左右,小苗逐渐长大,并且开始拔节。 52天的时候,开始抽出玉米花丝,同时顶部出现雄花粉;大约90-天,雌雄受精后玉米棒子越长越大,玉米花丝慢慢干枯或脱落,长成玉米棒子。 玉米施肥 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准确地确定施肥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的重要问题。但是,如何确定施肥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玉米生长发育形成产量时,吸收的养分既有土壤中贮存的养分,也有当季施入肥料中的养分。从土壤贮存或肥料中吸收养分的多少及其比例又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准确确定施肥量有一定困难。理论上确定玉米施肥量的方法很多,但都比较复杂。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测土施肥,每3-5年化验1次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再根据玉米的需肥量、计划产量、土壤供肥能力、当季肥料利用率等因素,用下面的公式粗略计算出施肥量。 一玉米需肥特点1、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有效钾0%。 玉米营养临界期: 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玉米氮素临界期则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这个时期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对玉米生长发育都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且以后无论怎样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都无济于事。 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 玉米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期。这是玉米养分吸收最快最大的时期。这期间玉米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大,吸收速度也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此时肥料施用量适宜,玉米增产效果最明显。 2、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量 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位。 一般每生产公斤子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48∶0.8。 肥料施用量=(计划产量对某要素需要量-土壤对某要素的供给量)/(肥料中某要素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肥料的利用率变化很大,据试验,一般有机农家肥当季利用率为30%左右,氮素化肥当季利用率约为40%-50%(以40%计),磷、钾化肥约为30%-40%(以30%计)。 问计划亩产千克玉米籽粒需要施多少肥?假设土壤普查时土壤含氮量每亩为17千克,五氧化二磷为6.0千克,氧化钾为14.4千克。土壤中养分利用率氮为50%、五氧化二磷为70%、氧化钾为30%。全国肥料试验平均亩产千克时,每生产千克籽粒按需氮2.9千克、磷1.2千克、钾2.4千克,计算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施用量(尿素含有效氮46%,过磷酸钙含有效磷16%,氯化钾含有效钾50%)。 二玉米施肥量1、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要定多少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块前3年玉米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例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玉米产量达到公斤,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15公斤、7.2公斤和12公斤。 2、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 测定土壤中含有多少速效养分,然后计算出1亩地中含有多少养分。1亩地表土按20厘米算,共有15万公斤土,如果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毫克/公斤,有效磷含量测定值为40毫克/公斤,速效钾含量测定值为90毫克/公斤,则1亩地土壤有效碱解氮的总量为:15万公斤×毫克/公斤×10的负6次方=18公斤,有效磷总量为6公斤,速效钾总量为13.5公斤。 由于土壤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中所有的有效养分并不能全部被玉米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我国各省配方施肥参数研究表明,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0.3-0.7之间,有效磷校正系数在0.4-0.5之间,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在0.5-0.85之间。 氮磷钾化肥利用率为:氮30%-35%、磷10%-20%、钾40%-50%。 3、确定玉米施肥量 有了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量和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率就可以直接计算玉米的施肥量了。再把纯养分量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就可以用来指导施肥。根据1、2当中的数据,亩产公斤玉米,所需纯氮量为(15-18×0.6)÷0.30=14公斤。磷用量为(7.2-6×0.5)÷0.2=21公斤,考虑到磷肥后效明显,所以磷肥可以减半施用,即施10公斤。钾用量为(12-13.5×0.6)÷0.50=8公斤。若施用磷酸二铵、尿素和氯化钾,则每亩应施磷酸二铵20公斤-22公斤,尿素22公斤-25公斤,钾14公斤。 4、微肥的施用 玉米对锌非常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少于0.5-1.0毫克/公斤,就需要施用锌肥。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要高,所以现在碱性和石灰性土壤容易缺锌。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拮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应给予补充。常用锌肥有硫酸锌和氯化锌,基肥亩用量0.5-2.5公斤,拌种4-5克/公斤,浸种浓度0.02%-0.05%。如果复合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锌就不必单独施锌肥了。 我们的农业生产年复一年的从土壤中带走着这些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向土壤中补充的,也就是我们每年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的。营养元素种类却基本只有氮、磷、钾,也就是二铵、尿素、和钾肥等氮、磷、钾化肥。基本没有对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也就是农业生产中,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增施过中微肥。根据平衡施肥的原理,决定作物的产量的营养元素可以是氮、磷、钾也可以是中微量元素。比如说:土壤中(包括通过施肥补充的氮、磷、钾)的相对有效的大中量元素均能满足作物的增产需要只有微量元素的硼不足,那么这个硼就是决定这个作物增产的营养元素,这时只有增施硼肥才能增产。如果增施其它肥料,不但不能增产,还会降低投入的产出效益比。其实这也就是学术界常说的“最小养分率”。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微量元素,同样可以是决定作物产量的营养元素,它与大量元素也就是氮、磷、钾一样,对作物增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状况如何呢?有权威报告指出:我国缺少中微量元素的耕地达2.3亿亩,而且呈日趋扩大趋势许多的田间试验结果,同样证实了中微肥的增产效果。例如:玉米:北京农科院土肥所在东北地区所做的施锌试验增产13.1%。大豆:华北地区的施钼试验增产19.8%(白浆土,土里含钼元素低)。 以上的实验,只是施用了个别的中微量元素化肥,如果施用全元中微肥,全面补充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增产效果会更加明显。 世界上的先进农业国家,已经在广泛使用全元化肥,那么如果把氮、磷、钾化肥与新谷实全元中微肥混合使用,是不是就是我们国家的全元化肥呢?回答是肯定的,所以说新谷实全元中微肥不但撑起了我国全元化肥对作物的增产重任与使命,同时它又给中国农业增产带来了一个新的希望! 三玉米施肥方法1、基肥 -公斤有机肥、全部磷肥、1/3氮肥、全部的钾肥做基肥或种肥。可结合犁离地起垄一次施入播种沟内,使肥料施到10-15厘米的耕层中。所有的化肥都可做基肥。 2、种肥 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种肥的施用方法多种,如:拌种、浸种、条施、穴施。拌种可选用腐殖酸、生物肥以及微肥,将肥料溶解,喷洒在玉米种子上,边喷边拌,使肥料溶液均匀地沾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 浸种:将肥料溶解配成一定浓度,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小时,阴干后随即播种。 条施、穴施:化肥适宜条施、穴施,做种肥化肥用量2-5公斤。但肥料一定与种子隔开;深施肥更好,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氯化钾不宜做种肥。 3、追肥 剩下2/3氮肥做追肥。追肥分苗肥、秆肥、穗肥和粒肥四种追肥时期,并将以下两个时期作为重点: 秆肥:拔节后10天内追施,有促进茎生长和促进幼穗分化作用。将追肥中氮肥的1/3做拔节肥,结合铲趟,肥与苗的距离5-7厘米。 穗肥:剩下的氮肥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大喇叭口期施入,能有促进穗大粒多,并对后期子粒灌浆效果良好。 新闻来源:农业技术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zz/2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延迟大棚豆角播种时间和栽培技术要点
- 下一篇文章: 私募观点正是播种的时候,你着什么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