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湖南中医药大学rdquo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园本草(春) 寄语 湘中大,杏林春 风华茂,百草情 谨以此献给我们热爱的中医药,献给我们亲爱的朋友,献给我们亲切的湘中大校园。 以下对百余种本草进行简介,主要参考资料为《中华本草》,抛砖引玉,希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 矮地茶(紫金牛) 药用: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干燥全株。 平,辛、微苦。主要功效有:止咳化痰,祛风解毒,活血止痛。 2 艾 药用:菊科植物艾的叶。 苦、辛、温。主要功效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四生丸:生荷叶、生地黄、生柏叶、生艾叶(四生荷地生柏艾)。 3 艾蒿 菊科植物,湖南地区老百姓常用来做“蒿子粑粑”吃。 4 八角金盘 药用:五加科植物八角金盘的叶或根皮。 辛、苦,温,小毒。主要功效有: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 5 白花车轴草 豆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6 白及 药用: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 苦、甘、涩,寒。主要功效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止血愈疡汤:炙甘草、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白及、三七、当归、芍药、地榆、黄连、丹参(止血愈疡四君陈,白及三七,归芍地榆连丹参)。 7 白茅根 药用: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甘,寒。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婴儿感冒发热:三根汤,芦根30g、白茅根20g、葛根10g,煎水一茶壶,加糖少许,频频服之,往往一日一夜即可退热(婴儿感冒热三根,白茅芦根糖葛根)。 8 白芷 药用:伞形科植物白芷的根。 辛、温。主要功效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通鼻窍、消肿排脓。 三叉神经痛:白芷、僵蚕、白芍、生地黄、细辛、甘草(三叉神经痛僵蚕,芍芷草辛生地黄)。 9 白芷(同上) 10 白花败酱草 药用: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全草。 苦、辛,微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大瘕泻方:陈皮、白芍、白术、防风、薏苡仁、败酱草、葛根、木香、当归、黄连、马齿苋、甘草、槟榔(大瘕泻方痛泻方,薏苡败酱葛木香,归连马齿草槟榔)。 11 垂盆草 药用: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甘、淡,凉。主要功效有:清利湿热,解毒。 12 葱莲 石蒜科植物,多作观赏性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13 地榆 药用: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和根茎。 苦、酸、微寒。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泻火敛疮。 地榆散:地榆、黄芩、黄连、茜草、栀子、茯苓(地榆芩连茜栀苓)。 14 土大黄 药用:蓼科植物钝叶酸模的根。 苦、辛、凉。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杀虫。 15 鹅肠草 药用:石竹科植物牛繁缕的全草。 甘、酸,平。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16 钩藤 药用: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甘、微寒。主要功效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伤风感冒,咽痒咳嗽,取钩藤、薄荷泡水,效果甚佳(伤风感冒咽喉痒,薄荷钩藤泡水佳)。 17 枸骨叶 药用: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 微苦、凉。主要功效有:养阴清热、补益肝肾、滋养气血。 18 鬼箭羽 药用: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 苦、寒。主要功效有:破血通经,降血糖。 19 光叶海桐 药用: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叶。 味苦,辛,性微温。主要功效有:消肿解毒、止血。 20 刺楸 药用: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 辛、苦,凉。主要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 21 蒿草 菊科植物,小时候,割它喂猪,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22 何首乌 药用: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苦、涩、微温,制熟则味兼甘。主要功效有:补肾、益精血、润肠通便、解毒、截疟。 壮骨荣筋汤:何首乌、牛膝、淫羊藿、甘草、伸筋草、芍药、枸杞、女贞子、续断、补骨脂(壮骨荣筋何首乌,牛膝淫羊草伸筋,芍枸女贞续补骨)。 首乌藤(夜交藤) 药用: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 甘,平。主要功效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栀子、石决明、黄芩、杜仲、夜交藤、川牛膝、桑寄生、益母草、朱茯神(天麻钩栀石决芩,杜夜牛寄益母神)。 23 酢(cù)浆草 药用:酢浆科植物酢浆草全草。 味酸、微涩,性寒。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24 檵木 药用:金缕梅科植物檵木的根、茎、叶,或花。 苦、涩、平。主要功效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泻。 25 忽地笑 石蒜科植物,多作观赏性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26 胡颓子 药用: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 酸,微温。主要功效有:平喘止咳,止血,解毒。 27 虎杖(酸筒杆、大虫杖) 药用: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 苦、寒。主要功效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养阴通络汤:乌梅、虎杖、芍药、川楝子、生地、酸枣仁、沙参、麦冬、地龙、甘草、枸杞、桃仁、僵蚕(眼疾投之皆效养阴通络汤,乌梅虎杖芍楝生地枣仁酸,沙参麦冬地龙草枸桃僵蚕)。 28 黄鹌菜 药用:菊科植物黄鹌菜的根或全草。 甘、微苦,凉。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29 花叶滇苦菜 药用: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苦,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0 金针菜 药用: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花蕾。 金针菜,甘,平。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祛风解毒,通乳。 31 球序卷耳 石竹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32 积雪草 药用: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 苦、辛、凉。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散瘀,解毒。 33 吉祥草 药用:百合科植物吉祥草的带根全草。 甘、凉。主要功效有:清肺止咳,凉血解毒。 34 渐尖毛蕨 药用:金星蕨科植物星毛蕨的根茎。 苦,平。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健脾。 35 接骨木 药用: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茎枝。 甘、苦、平。主要功效有:祛风,活血,止痛,利水。 36 节节草(笔筒草) 药用: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 甘、苦、平。主要功效有:祛风清热,祛痰,利尿,止血。 37 土荆皮 药用: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根皮或近根树皮。 辛,温。有毒。主要功效有:杀虫,止痒。 38 金荞麦 药用:蓼科植物金荞麦的根块。 苦、辛、涩。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 39 金雀根 药用: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 苦、甘、平。主要功效有:健脾益气、活血调经、降压。 40 苣荬菜 药用:菊科植物匍茎苦菜的全草。 苦,寒,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 41 金钱草 药用: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如果开花丛聚,多为聚花过路黄)。 甘、淡、微寒。主要功效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茵陈15~30g、金钱草20~30g治疗结石却有良效(结石茵陈与金钱)。 42 刻叶紫堇 罂粟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43 稻槎菜 药用:菊科植物稻槎(chá)菜的全草。 苦,平。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透疹。 44 裂叶刺果菊 为菊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可作野菜吃。 45 阔叶麦冬 药用: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茎。 甘、微苦、微寒。主要功效有:清心润肺、养胃生津。 麦门冬汤:麦冬、半夏、人参、大枣、粳米、甘草(麦门半参枣粳草,滋养肺胃和中好)。 46 狭叶麦冬 药用、功效同上。 47 蜡瓣花 药用: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或根皮。 甘,平。主要功效有:疏风和胃,宁心安神。 48 蜡梅 蜡梅科植物蜡梅的花蕾。 蜡梅花,辛、甘、微苦,性凉,有小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理气开郁。 49 莱菔英 药用: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地上部分。 辛、苦,平。主要功效有:清咽、和胃。 莱菔子(萝卜子) 药用: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 辛、甘、平。主要功效有:消食化积、祛痰顺气。 保和丸:山楂、神曲、连翘、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保和山神连翘莱,半夏苓陈消食乖)。 50 老鹳草 药用:牻(máng)牛儿苗科植物老鹳草的全草。 苦、微辛、平。主要功效有:祛风湿、通筋络、清热毒、止泻痢。 51 李 药用:蔷薇科植物李的根皮。 苦、咸,寒。主要功效有:降逆燥湿、清热解毒。 52 荔枝草 药用:唇形科植物荔枝草的全草。 苦、辛,凉。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利水消肿。 53 连翘 药用: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苦、微辛,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翘荷汤:连翘、薄荷、甘草、桔梗、栀子皮、绿豆皮(翘荷上焦气分燥,草桔栀皮绿豆皮)。 54 莴苣 药用: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和叶。 苦、甘,凉。主要功效有:利尿、通乳、清热解毒。 55 天胡荽 药用:伞形科植物天胡荽和破铜钱的全草。 辛、苦,凉。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56 乌梅 药用: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酸、涩,平。主要功效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思食丸:乌梅、木瓜、枳壳(思食乌梅枳木瓜)。 梅花, 药用: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称“梅花”,又称“白梅花”“绿萼梅”。 微酸,平。主要功效有:疏肝和胃,化痰散结。 57 梅(同上)。 58 梅(同上)。 59 牡丹 药用: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苦、辛、微寒。主要功效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退虚热。 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犀角地黄芍丹皮,清毒凉血散瘀奇)。 60 牡丹(同上)。 61 木瓜 药用: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近成熟果实。 酸、温。主要功效有:祛风湿、舒筋、化湿和胃。 补肝汤:熟地、白芍、当归、川芎、酸枣仁、木瓜、甘草(补肝四物酸瓜草)。 62 南荻 药用:禾本科植物南荻的根。 甘,寒。主要功效有:清热生津、除烦利尿。 63 南鹤虱 药用: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果实。 苦、辛,平,小毒。主要功效有:杀虫、消积、止痒。 64 南天竹 药用:小檗科植物南天竺的成熟果实。 苦、涩、微甘,平。主要功效有:止咳。 65 枇杷叶 药用: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 苦、平。主要功效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口疮甘露饮:生地、熟地、甘草、枇杷叶、石斛、枳壳、麦冬、天冬、黄芩、茵陈(口疮甘露二地草枇杷,石斛枳壳二冬芩茵陈)。 66 婆婆纳 药用:玄参科植物婆婆纳的全草。 甘、淡,凉。主要功效有:补肾强腰、解毒消肿。 67 蒲公英(黄花地丁) 药用: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 苦、甘、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热利湿。 银甲丸:金银花、连翘、升麻、鳖甲、蒲公英、桔梗、蒲黄、紫花地丁、红藤、椿根皮、大青叶、琥珀、茵陈(银甲银翘升麻鳖,蒲桔蒲黄丁红藤,春根大青琥茵陈)。 68 千里光 药用: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地上部分。 苦、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69 球序卷耳 石竹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70 金银花(二花) 药用: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辛、微苦、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金银花、连翘可治疗疮痈肿毒、脉管炎,但用量需大,15-30g(疮痈脉管重银翘)。 71 木通 药用: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苦,寒。主要功效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除湿胃苓汤:苍术、白术、猪苓、茯苓、陈皮、肉桂、泽泻、厚朴、甘草、防风、滑石、灯心、木通、山栀(除湿胃苓防滑石,灯心木通与山栀)。 72 山茶花 药用: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以根、花入药。 甘、苦、辛、涩,凉。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73 络石藤 药用: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 苦,微寒。主要功效有:祛风湿,通经络,凉血消肿。 四藤一仙汤:钩藤、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威灵仙(四藤一仙汤,灵仙海风钩鸡络)。 74 山茱萸(枣皮) 药用: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 酸、甘,微温。主要功效有:补肾气,益肾精,固精,缩尿,止血,止汗。 黄芪从气分固脱,山茱萸从阴分固脱,但用量宜大,30-50g均可。 75 芍药 药用: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苦、酸,微寒。主要功效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治消渴:神效散,白芍、甘草等份(消渴神效散,白芍等草尝)。 76 射干(寸干) 药用: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苦、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豁痰丸:桔梗、甘草、竹沥、射干、枳壳、当归、白前、麦冬、杏仁、石斛、栝楼、花粉、知母、茯苓(豁痰桔草竹沥射,枳当白前麦杏仁,石斛楼粉知母苓)。 77 蛇莓 药用: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甘、苦、寒,有小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78 石菖蒲 药用: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辛、苦、温。主要功效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心安神。 连朴饮:川连、厚朴、芦根、石菖蒲、香豉、焦栀、半夏(连朴芦菖豉焦栀,半夏清化寒热湿)。 79 石楠 药用: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根或根皮。 辛、苦,平。主要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 80 石蒜 药用:石蒜科植物石蒜的鳞茎。 辛、甘、温,有毒。主要功效有:消肿解毒,催吐祛痰。 81 鼠妇 药用:卷甲虫科动物普通卷甲虫或潮虫科动物鼠妇的全体。 酸、咸,凉。主要功效有:破瘀消癥、通经、利水、解毒、止痛。 82 鼠曲草 药用: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甘、平。主要功效有:化痰止咳。 83 蒴藋(shuòzhuó) 药用:忍冬科植物蒴藋的全草或根。 甘、酸、温。主要功效有:活血消肿,祛风除湿。 84 铁树叶 药用: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 甘、淡、平,有小毒。主要功效有:理气,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85 酸模 药用:蓼科植物酸模的根。 酸、微苦,寒。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泄热通便、利尿、杀虫。 86 碎米荠 药用: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荠的全草。 甘、辛,凉。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明目去翳。 87 天葵子(千年老鼠屎) 药用:毛茛科植物天葵的根块。 甘、苦、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散结、祛风止痉。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天葵子、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五味消毒重金银,天葵野菊丁公英,清散火毒痈疖疔)。 88 通泉草 药用:通泉草全草。 苦、微甘,凉。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健脾消积。 89 土茯苓(土萆薢、禹余粮) 药用: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茎。 甘、淡、微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利湿。 梅毒、痛风:土茯苓30~g、萆薢15~45g(梅毒痛风萆土茯)。 90 小巢菜 药用:豆科植物小巢菜的全草。 辛、甘,平。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调经止血。 91 威灵仙 药用: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及根茎。 辛、咸,温。主要功效有:祛风湿,通络止痛。 92 乌药(台乌) 药用:樟科植物乌药的根。 辛、温。主要功效有:顺气止痛、散寒温肾。 中老年前列腺肥大:萆薢30g、石菖蒲10g、乌药10g,亦有良效(前列菖蒲萆乌药)。 93 狭叶十大功劳 药用: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或狭叶十大功劳的叶。 苦、凉。主要功效有:滋阴清热,止咳化痰。 94 阔叶十大功劳 药用、主治同上。 95 夏枯草 药用: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苦、辛、寒。主要功效有: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内消瘰疬丸:夏枯草、海粉、青盐、天花粉、甘草、贝母、枳壳、白蔹、硝石、海藻、玄参、当归、大黄、薄荷、桔梗、生地、连翘(内消瘰疬夏枯草,海粉青盐花粉草;母枳白蔹硝石藻,玄归黄荷桔地翘)。 96 仙鹤草(脱力草、龙芽草) 药用: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全草。 苦、涩,平。主要功效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善治各种冠心病:阿胶、仙鹤草合人参、五味子(冠心五味人参胶仙鹤)。 97 香椿 药用: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 辛、苦,温。主要功效有:祛风、散寒、止痛。 香椿嫩叶是美食,可煎鸡蛋、凉拌。 98 黄杨 药用: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及叶。 苦,平。主要功效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99 薤白 药用:百合科植物薤的地下鳞茎。 辛、苦、温。主要功效有:温中通阳、下气散结。 栝楼薤白白酒汤:栝蒌实、薤白、白酒(栝楼薤白白酒汤,行气祛痰散结阳)。 辛夷(木笔花、望春玉兰) 药用: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的花蕾。 辛、温。主要功效有:发散风寒、通鼻窍。 治疗复发性口疮:苍耳子、辛夷(复发口疮苍耳夷)。 辛夷(木笔花、紫玉兰) 药用、功效同上。 续断 药用: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根。 甘、辛、苦。主要功效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续筋疗伤,安胎。 寿胎丸:续断、桑寄生、菟丝子、阿胶(寿胎续寄菟阿胶)。 玄参(元参) 药用: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 苦、甘、咸、微寒。主要功效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泻火。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降糖对药方:生黄芪30-50g、大生地30g、苍术15g、元参30g、丹参30g、葛根15g加刺蒺藜、地肤子(糖尿瘙痒苍地芪,丹元参葛地肤蒺)。 野胡萝卜 伞形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野菊花 药用: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 苦、辛、微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清肝平肝。 苦苣菜 药用:菊科植物苦苣的全草或根。 苦,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 益母草 药用:唇形科益母草的全草。 辛、微苦、微寒。主要功效有:活血调经、利尿。 肾炎血尿:白茅根、益母草合血余炭、六一散(肾炎尿血益母草,血余六一白茅根)。 迎春花 药用: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花。 苦、微辛,平。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山樱花 蔷薇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月季 药用:蔷薇科植物月季的花蕾或微开放的花。 甘、温。主要功效有:活血调经、消肿。 蚤缀(zhuì) 石竹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浙贝 药用: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苦,寒。主要功效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皂荚(猪牙皂) 药用: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 辛、咸、温。主要功效有:祛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救急稀涎散:猪牙皂角、晋矾(救急稀涎皂白矾,开关催吐中风痰)。 皂角刺(天丁) 药用: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辛、温。主要功效有:活血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透脓散:皂角刺、穿山甲、川芎、黄芪、当归(透脓皂穿芎芪归,脓成气血虚难溃)。 栀子(越桃) 药用: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苦、寒。主要功效有: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热利湿。 栀子豉汤:栀子、香豉(栀豉清郁简不单)。 蜘蛛抱蛋 药用:百合科植物蜘蛛抱蛋的根茎。 辛、甘,微寒。主要功效有:活血止痛、清肺止咳、利尿通淋。 花椒(蜀椒),此图多为“竹叶花椒”。 药用: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成熟果皮。 辛、温。主要功效有:温中止痛、驱虫,外用燥湿止痒、杀虫止痒。 大建中汤:干姜、人参、蜀椒、胶饴(大建姜参蜀椒饴,温中散寒大痛骑)。 花椒子(椒目) 药用: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 苦、辛、寒,有毒。主要功效有:利水,平喘。 疏凿饮子:生姜、泽泻、商路、羌活、秦艽、木通、椒目、赤小豆、槟榔、茯苓皮、大腹皮(疏凿生姜泻商路,羌活秦艽通椒目,赤豆槟榔茯腹皮)。 八仙草(又名猪殃殃) 药用: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叶拉拉藤的全草。 辛,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紫花前胡 药用: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 苦、辛、微寒。主要功效有:祛痰降气,疏散风热。 杏苏散:杏仁、苏叶、生姜、半夏、桔梗、茯苓、大枣、枳壳、橘皮、前胡、甘草(杏苏姜半桔苓枣,枳壳橘皮前胡草) 紫叶李 蔷薇科植物,暂未发现将它入药用者。 棕榈炭 药用: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基部纤维状箦(zé)经炭化制成。 苦、涩、平。主要功效有:收敛止血。 清热固经汤:黄芩、焦山栀、生地、地榆、地骨皮、阿胶、棕榈炭、牡蛎、龟甲、甘草、藕节(清热固经芩焦栀,生地榆骨胶棕榈,牡蛎龟甲草藕节)。 结语 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风景,我们且行且珍惜。 希望本草在伴随我们成长的同时,我们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jg/9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材龙葵
- 下一篇文章: 生活健身养颜健康滋润,冬季养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