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他们只是一群十几、二十岁的少年、青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70年后,他们已经是耄耋老人,却有幸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为了铭记那段气壮山河的光辉历史,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黄山日报社联合开展“黄山不会忘记—寻访抗美援朝老英雄”活动,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寻访了15位抗美援朝老战士。

这是一次寻访、一次教育、一次洗礼,更是一次致敬!因为,黄山不会忘记。

记录珍贵历史

徽州区富溪乡郑立权的家里,响起了用电子琴弹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虽然70年过去了,郑立权没有忘记他在朝鲜的点点滴滴,一如70年前那般激情澎湃。他的胸前挂着刚刚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在阳光下光彩夺目。

抗美援朝老兵或多或少能讲一些朝鲜语,也能用朝鲜语唱歌,《金日成之歌》《桔梗谣》《朝鲜之歌》等歌曲这几天频频唱响在黄山大地。

从朝鲜带回来的老物件已很稀罕,几位老兵家里零星保留了从朝鲜战场上带回来的物件,旧照片、茶缸、纪念章、独立勋章、朝鲜币、小学修业证书等。陈荣华有一张宝贵的照片,他说这是与黄继光短期培训时的合影;齐加义把在朝鲜时空投的慰问品(针线包),用了几层柔软的布料包裹着,保存完好;汪三英的瓷茶缸虽然生了锈,但杯子上“赠给最可爱的人”这几个字却很清晰。

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赠给志愿军的瓷罐

朝鲜赠给志愿军的慰问证书

黄山不会忘记

70年前,无数的英雄儿女”积极投身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中。据原徽州军分区不完全记载:到年12月,徽州地区经批准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行列的青年达多名,仅休宁一县就有人。

潘来有,歙县北岸镇大阜村人,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团一营三连二排四班班长。他曾在战斗中炸毁敌人两个碉堡,头部负过伤,荣立了三等功。时隔70年,他仍然自豪地说:“美国兵,听起来可怕、看起来害怕、但打起来不怕。”

黟县的吕树荣今年92岁,来自被彭德怀司令员高度赞扬的“万岁军”38军。他解放战争时期就曾参加过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说到抗美援朝,老人依然豪情万丈,他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决策英明,这一仗该打,打得好,打得对。不打现在中国人还会受人欺侮。”

吕树荣用手比划枪的长度

“参军就参军,打仗就打仗,死就是死,这是军人的天职。”67军师团一营一连一排一班战士汪三英来自休宁商山,是当年的步枪手,参加过大骨峰和桥岩山战斗,说起战争的残酷,年逾九旬的老人仍然表现出军人的崇高意志。

一位位老兵,功绩显赫,犹如当年朝鲜战场上鲜艳的战旗。他们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洗礼,他们的身上伤痕累累。但他们却十分满足,因为相比于牺牲的战友,能活着从朝鲜回来已是最大的福报。他们无一不对今天的日子感到知足,无一不对今天党和政府之于他们的待遇和关心感到满足,无一不对当下中国的繁荣富强为之自豪。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寻访途中,志愿者说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志愿者听陈荣华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今天和平蔚蓝的天空,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向英雄学习,他们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本次活动的志愿者郭平深受感染。他所在的黄山锦江百浪新能源有限公司,也为每位受访的抗美援朝老兵赠送了价值千元的电子取暖按摩脚垫。

志愿者李卫敏说:“抗美援朝战争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流血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要记住英雄、要学习英雄,坚信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鲍子平表示,开展“黄山不会忘记——寻访抗美援朝老英雄”活动,是黄山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不忘历史、致敬英雄,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代、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来源/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供稿/程向阳朱茜胡高华江永言

责编/张莉文熊建勋

审核/刘恒贵

主办单位/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协办单位/安徽新媒体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gx/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