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有益身心健康,但如何泡脚也是有学问的。有些人对泡脚的认识有误区,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对,不仅不能养生,还可能伤身。

泡脚养生别陷误区

很多人喜欢泡脚养生,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四时养生都可以结合泡脚,有益人体的身心健康。泡脚看似简单,但其中也大有学问,以下这些误区就应该避免。

误区一:水温要热一点,越热越舒服

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石红乔介绍说,每年开春后,我们都会在临床上遇到这样一类病人,他们的脚踝处有明显分界线,上面是皮肤色,下面颜色比较暗。脚上的颜色渐进式加深,又过了半个月后,双脚的颜色明显地变黑,就像穿上深色丝袜一样。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冬天长期泡脚所致。

对于这种渐进式的改变,并不是因为黑色素,也不是过敏皮炎所致,而是泡脚时被烫伤形成的火激红斑,属慢性烫伤。很多人觉得高温才会烫伤,事实上,皮肤比想象的要娇贵,并不只有℃的开水才会烫伤。皮肤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就可能被烫伤;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低于烧伤温度的刺激导致的烫伤,属于低温烫伤,短时间内皮肤无法快速反应,人们对此感觉不是很明显,往往等出现烫伤的红斑水泡或皮肤发黑才意识到。皮肤长时间接触较高温度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导致色素沉着,所以呈紫黑色。

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经活络,但泡脚时间太长对身体有害无益,尤其是对老人。有些人认为泡脚就得泡得通红、泡得皮肤发白。其实,泡脚水温以30℃~40℃为宜,泡脚时间以15分钟~30分钟为宜。时间太长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误区二:电视里介绍的方子都可以拿来泡脚

医院金陵名医馆主任中医师张钟爱说,很多人养生有一个误区,认为电视节目里说的方子直接拿来就可以用,或者认为自己的体质和电视上专家描述的很像,就拿来用。从中医角度而言,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泡脚水有好搭档,给泡脚水加点料,可以增加泡脚的保健作用,但最好根据自己体质或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

推荐几个比较常见的泡脚方:

1、艾叶泡脚

艾叶性温,能通气理血,祛除寒气。艾叶和花椒一起泡脚,可祛除脚气,减少脚出汗。艾叶和红花一起泡脚可缓解瘀血和手脚麻木。

方法:取干艾叶50克~克,将艾叶煮水后再泡脚,也可直接将艾叶放入桶中,然后用开水先冲泡一会儿,再泡脚。等身体微出汗即可,过后可喝点温水。

2、红花泡脚

红花能加速血液循环,化瘀止血。痛经、跌打损伤、关节疼痛、静脉曲张等都可用红花泡脚。

方法:红花1克、用纱布将红花包好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再加入一勺盐,随后加入冷水至合适温度就可泡脚。

误区三:泡脚人人皆宜

泡脚只是养生的一种辅助手段,且有一定的人群禁忌,如有些基础疾病的人就不适合泡脚。

1.严重心脏病、低血压病人当心晕厥

热水泡脚或泡温泉,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来说,会增加发病危险。

2.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易被烫伤,引发严重后果。有些人已出现神经病变,极易被烫伤。

3.脚气患者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患者,病情严重到起疱时,不宜用热水泡脚,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此外,足部有炎症、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

4.老年人泡脚不宜过久

老年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即可,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

特别提示:要注意这些泡脚的细节

1.用中药泡脚最好选用木桶,木桶要注意清洁。

2.泡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5分钟~20分钟最为合适。

3.泡脚时配合按摩,效果会更好。

4.在水中浸泡时,可多活动脚部,使中药药效充分发挥。

5.泡完脚后如有过多中药残留,可再用清水(温水)洗净。

6.温度不宜过高,泡脚水温以40℃左右为宜。

7.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统,如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因此,最好过了饭后过1小时再泡脚。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身体老化首先从脚开始,因此养生必先养脚,养脚延缓衰老。足浴对身体保健大有裨益,尤其在冬季十分适合,寒冷的天气,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全身血液循环减慢,人体各种器官功能下降,温水足浴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变得暖起来。尤其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足浴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但是,很多人一旦泡脚就停不下来,其实这是不对的,今天就来聊聊泡脚这些事!

泡脚的五个雷区你不要踩!

1、时间越长越好?

足浴时间太长,双足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尤其老年人,有可能因脑供血不足而感到胸闷、头晕,甚至昏厥。若在足浴时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

2、水温越烫越好?

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血管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易引起心、脑、肾脏等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温太高,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同时,针对皮肤温度感觉减退者,如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的患者更要注意,由于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容易引起烫伤。

3、晚饭后立即足浴?

饭后1小时内不宜足浴。因饱食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此时立即足浴,使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从而减少胃部血液的供给,影响消化吸收。

4、小儿长时间足浴?

不少家长喜欢给小儿足浴以强壮身体,但长期足浴,尤其是3岁以内小儿,并不太合适。因足弓在儿童时期开始形成,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足浴,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导致扁平足。

5、足浴器具一家共用?

有脚气者足浴时,最好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用后丢弃,避免传染给家人。足浴器具用后每天最好在阳光下晒干,防止细菌滋生。

健康足浴,八大细节要注意

1、器具选择。足浴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足舒服地平放。或使用市面上的专用的全自动按摩足浴器具。

2、最佳时机。以晚上9~10点三焦经当令时足浴为佳,中医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此时足浴可疏通经气,调和全身气血,促进水液代谢,使身体得到放松和调整,为睡个好觉做准备。

3、先预热。足浴前,先用蒸汽熏蒸足底部5分钟,后再调温浴足。

4、配合按摩。足浴时,以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效果更佳。

5、水量。水要没过踝部,若能浸泡到小腿最好,可边泡边搓双脚。

6、时限。时间不能太长,一般20~30分钟为宜。

7、水温。水温一般维持在38℃至43℃为宜。

8、足浴以微微出汗,或无汗、但感觉全身温暖为宜。

足浴好处多,还能治病

足浴疗法是通过温度和药物,利用皮肤的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局部皮肤、肌肉、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组织功能,同时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针对局部及全身的疾病进行治疗。足浴疗法既可治已病又可治未病。现代研究表明,足浴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缓解焦虑和紧张。

足浴疗法分为普通温水足浴疗法和药物足浴疗法。足浴疗法由于从皮肤给药,相对比较安全,不过,足浴疗法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根据体质、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药物。

感冒失眠?这五种常见病试试足浴

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多因感受外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致。足浴能宣肺疏风,散热发汗排邪,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预防感冒的复发。

失眠

睡前足浴能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通达平衡阴阳,改变睡眠质量,治疗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怕冷

一到冬天,有些人手脚冰凉,穿再厚都暖和不起来;晚上睡觉,被子盖得比别人多,被窝却通宵冰冷。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足浴能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可配合按摩涌泉穴,以增强疗效。

月经病

月经病以“寒”、“瘀”为主要的病因病机,足浴能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调和气血。并可配合按摩三阴交穴,以增强疗效。

骨关节病

骨关节痛病人多数对气候敏感,尤其秋冬季。中医认为,骨关节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所致。足浴能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改善骨关节部位血液循环,若配合适当按摩患部,效果更佳。

花椒也是足浴好物?还有这四种

1、艾叶

艾叶,性温、味苦、无毒,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安胎、祛寒、止痛、除湿等作用。泡脚用量一般30~50克。

2、红花

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等作用。泡脚用量一般10~15克。

3、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作用。泡脚用量一般30~50克。

4、桂皮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性大热、味甘辛,归心、肝、脾、肾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泡脚用量一般10~15克。

5、花椒

花椒,性温、味辛,归脾、胃经,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芳香健胃、杀虫等作用。泡脚用量一般15~30克。

足浴时,上述药材可以单味或联合用药。需要注意,并不是将药材直接放入热水中泡,而是需要先煎煮药材,使有效成分溶入水中,后足浴。具体操作:取适量中药材,将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煮30分钟左右。待药液冷却至40℃左右,或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即可足浴。

福利放送:十个足浴方请收藏

1、感冒足浴方

荆芥穗、桑叶、菊花、桔梗、白芷、芦根、牛子各20g,生姜30g。

2、失眠足浴方

夜交藤、生地黄、百合、合欢皮各30g,桂皮10g,丹皮15g。

3、头痛足浴方

菊花、钩藤、川芎、蔓荆子、白芷各20g。可加入适量白酒,以增强祛风通络作用。

4、月经失调足浴方

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各20g。

5、乳腺增生足浴方

玫瑰花、柴胡各15g,白芍、丹参、香附各20g。

6、痛经足浴方

艾叶、乳香、没药各30g,香附、白芍各20g。

7、足跟痛足浴方

千年键、皂角刺、五加皮、三菱、莪术各30克。

8、强腰壮骨足浴方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川芎、当归、生地黄各20g。

9、益气温阳足浴方

黄芪、生姜各30g,桂皮15g。

10、强身健体足浴方

白术、茯苓各30g。

泡脚的最佳时间是晚上九点

因为这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这个时候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达到最好的养肾效果,而且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春天的时候在热水中加入一撮盐泡脚,有去处风邪湿毒的作用。

夏天身体湿气重,泡脚可以帮助我们祛湿。

秋季泡脚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而冬天用温水泡脚,则有驱寒的作用,有益身体健康。

虽然泡脚好处很多,但一些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压和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者是长时间泡温泉。

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贵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lingmaom.com/jggx/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