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桔梗

来源

汉家谈(ID:hanjia_tan)

编者按:

汉家谈,影视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又一部红色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爆火。

继《觉醒年代》和《山海情》之后,《功勋》成为主旋律题材中,第三部破9分的电视剧。

这部以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以其真实的演绎,触动了无数人。

网友纷纷评论:

实在太好哭了,应该改名叫“集集哭”!

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每一位的名字都无比闪耀:

李延年、于敏、张富清、黄旭华、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

《功勋》里,他们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

现实中,他们的事迹,值得所有人瞻仰。

他们生而平凡,却在平凡之路上,创造了非凡的成就。

《能文能武李延年》

没有完美的个人英雄,只有成长中的钢铁战士

李延年,何许人也?

志愿军一级英雄,荣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小功若干次。

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边境防卫作战等大大小小的战斗,他参加过二十多次。

《功勋》剧中真实再现了残酷的战场及各色的人性。

李延年,是抗美援朝7连的指导员,他和他身边的每个战士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缺点。

有人贪生怕死,有人冲动易怒,有人贪功冒进……

战前,各连战士们会“抢任务”,当主攻,立头功。

攻占高地,有主攻有助攻,都是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好儿郎,谁不想当主攻?

战时,会有汉奸,也会有逃兵。

一个名叫张安东的小士兵,担心自己心爱的人受到伤害,逃跑了。

战场上临阵脱逃,是大过,被抓回来后,他差点儿被军规处死。

李延年及时阻止了这一切,向大家说明缘由,教育了张安东,还鼓舞了士气。

“要想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胜仗。”

在一场行动中,一位战士不小心踩到了地雷。

但是情况紧急,不能紧急排雷,否则就会被敌人发现。

关键时刻,李延年用一堆稻草人把这位战士掩埋住,让他听从命令,不要暴露,战斗打响就来救他。

可是,在战斗打响之前,一位美军士兵突然朝稻草人开了枪。

稻草人底下的战士一直在喃喃自语:

“不能动,不能暴露……”

他要完成指导员交代的任务,不要暴露,要等到战斗打响才可以动。

最终,他自知流血过多,引爆地雷牺牲了。

当英雄并不浪漫,上战场就意味着流血牺牲。

李延年在做战前动员的时候,有段话说得很好:

“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

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

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是的,他们可能无名,但他们的付出,历史不会忘,祖国和人民不会忘。

在成为英雄之前,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他们会恐惧,会犹豫,会迷茫……

只有经历了无数次天人交战之后,他们才得以战胜自己,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

虽然这单元叫《李延年》,李延年也能文能武,但是在李延年的队伍里:

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所有战士都是有缺点却一直在成长的英雄。

《无名英雄于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我们可以不用核武器,但是我们不能没有。”

原子弹和氢弹我们都知道,但是关于研制它们的科学家,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说:

“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但是于敏这个名字,我们第一次知道他,还是在"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电视剧里有一句台词:

“这是氢弹理论预研,是带到坟墓里的秘密。”

当于敏他们接到国家的秘密任务后,他们就没有了自己,再亲密的家人也不能说。

等到氢弹研制成功之后,为了保护他们,那段历史也必须尘封起来,不为人知。

为了支持于敏的事业,于敏的爱人孙玉芹放弃了出国留学、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可是玉芹问他是做什么,他闭口不谈。

从此,整个家庭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玉芹身上。

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还每月按时往于敏的老家寄钱。

玉芹病了,难得回家的于敏着急去抓药,却因为不知玉芹得了什么病而无功而返。

等回到家,病重的玉芹硬撑着身体,给于敏做了可口的饭菜。

玉芹生孩子的时候,于敏不在家,玉芹只得先安排好老大,再医院。

母亲从老家抱来一只母鸡,玉芹把鸡蛋攒起来等于敏回家后再吃。

但是于敏却把鸡蛋“借”走,给了同事。

为了支持“于敏”们的事业,一个又一个“玉芹”,承受了太多“于敏”们都不知道的劳累心酸和流言蜚语。

元旦,部里把科研人员的家属召集在一起开联欢会。

陈嫂的话,说出了大多数留守家属的心声——

“我不是个矫情的人,我会念书,也能干活,这劈柴生火,压水做饭的,垒鸡窝,架烟囱,我啥都会干。”

“老陈什么时候走,我也不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打听,我就当没嫁过这个人。”

个个都是女儿身,却个个把自己当个男人看。

伟大的科研人员,他们不负家国,不负苍生,但是唯独负了自己的亲人。

玉芹说:

“这个国家不仅靠男人们顶着,也靠咱们顶着。”

男人顶国,女人顶家。

所以国家二字,全靠大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就像歌词写的那样:

“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对国家来说,于敏这样的人是功勋,但是对于家庭来说,玉芹她们才是功勋。

《默默无闻张富清》

一声不吭60年,无意走在功勋路上

有人说过: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

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看完张富清老人的故事,会发现这句话,描述的就是张富清老人。

战斗结束之后选择转业,便把战场上获得的军功章锁进了皮箱。

甚至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曾经是个战斗英雄。

张富清和母亲分别时,母亲迫切希望他留在自己的家乡。

但是为了改善更加艰苦地区百姓的生活,他毅然决然选择去了最艰苦最贫困的来凤县。

这一去,就是60年。

到最后,张富清连自己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来到来凤县之后,他从最基层的粮管所干起。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

他和村民们同吃同住,终于让农民们吃上了实实在在的米饭。

张富清带领着大家修建沟渠,靠的是人力用铁锹挖,用人力扛石头填……

解决了粮食和水源的问题,还要给村子通电,要修大坝……

多年来,作为领头人,张富清从来没有用权利为家人换取利益。

在精兵简政时期,张富清反而主动让自己的爱人下岗:

“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的工作?”

也许,只有老英雄才能做出如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

剧中的老英雄说:

“要是把自己的事放在前面,那群众咋个信你呢?”

尽管他自己的家庭也很困难,女儿看病需要用钱,但他从没有向组织开口,和妻子一起抗起了生活的重担。

比起《功勋》中其他的获奖者,张富清的人生似乎的确是“默默无闻”的。

从他转业到地方,再到被大家发现,整整六十多年的时间,他从未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军功章。

没有人知道,张富清老人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

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

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直到今天,张富清老人的生活依然是非常朴素的,老房子、老家具、用了几十年的皮箱.....

也许,在战场上立功只需要一时的勇气和热血。

但是在和平年代,真正的功劳却要靠时间的积累和全身心的付出。

一辈子默默无闻,信仰坚定,才在几十年如一日里,一步一步走成了功勋。

《人间蒸发黄旭华》

销声匿迹30年,此生无悔为科研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而奋斗。

父亲病逝,他因为工作保密,没能回家,在接到电报的时候潸然泪下。

一边吹口琴,一边泪流不止。

母亲去世,他也只匆匆见上了最后一面。

黄旭华与夫人李世英相识于年。

那一年,李世英第一次帮黄旭华理发。

李世英帮黄旭华理发,这一理,就理了一辈子。

黄旭华潜心研究,从无到有造核潜艇,那也是一辈子。

就这样,他们两个人都用自己的一辈子成就了对方。

年,黄旭华与李世英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黄海燕。

这天,李世英刚拿到他们一家三口拍的全家福,还没来得及交给黄旭华。

黄旭华就被一纸调令,调到了北京。

来不及与妻子女儿道别的黄旭华,只能匆匆写下:

临时出差,勿念。

但是没想到,他这一走,那就是好几年。

由于严格的保密原则,黄旭华什么都不能说,只能在心中反复使用“勿念”二字,来表达思念之情。

到后来,李世英与黄旭华通信,一直称呼自己的丈夫为“勿念先生”。

她爱自己的丈夫,她清楚地知道:好男儿志在四方。

她爱自己的祖国,她心里十分明白:有国才有家。

所以,她并没有对黄旭华有要求,而是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默默做好丈夫坚实的后盾。

年,黄旭华被安排到上海工作,但深知工作保密重要性的他,只能过家门而不入。

但不久后,组织上给他放了一天的假让他回家,李世英又给黄旭华理了一次发。

年,黄旭华去了福禄岛,继续核潜艇的研制。

这一次,李世英和女儿跟他一起去了。

李世英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丈夫从事的工作,有多令人骄傲。

年,战略核潜艇的研制,进入了最终的极限测试阶段。

黄旭华不放心艇里的多名同仁,决定与他们一起下潜。

这对全艇人来说,就是一支最有效的强心剂。

在核潜艇出现漏水之后,黄旭华沉着冷静,迅速堵住漏水点,然后指挥继续下潜。

就这样,核潜艇一点点往下,终于下潜到了极限位置。

此时,汗水已经湿透了黄旭华的衣襟,他全身都能拧出水来。

这足以证明,当时他面临着多大的压力。

潜下去不能算是成功,安全浮起来才是完全的成功。

终于,黄旭华带领着全艇人,驾驶着我国第一艘战略核潜艇成功浮出了水面。

造武器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震慑敌人,保卫自己的家国。

从年算起,到年,足足走了30年了。

为此,黄旭华献出了自己人生中最好的30年。

后来,弟弟感叹他的劳累,认为他那些年一定过得很苦。

但黄旭华却说:自己这一生很幸运。

年,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年,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旭华“深潜”在人生大海中,终生报国不言悔。

写在最后

习大大每一次讲话,都会提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所谓初心就是救国救民,为人民服务;

也许每个人所处的行业不同,就像《功勋》的主角们背景经历各异一样。

战士、科学家、基层干部......

然而,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同一种信仰、同一份家国情怀、同一种使命感。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正是因为有这些功勋人物的贡献,国家才能日益强大,我们才能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这些为了共和国成长奉献一生的“功勋人物”,永远值得铭记。

电视剧《功勋》正在热播,还有4位功勋,等播出完毕再与大家分享。

文章首发汉家谈(ID:hanjia_tan),用文字响应这个时代。汇聚名家大咖,碰撞思维火花,传播有温度的观点和价值观。转载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jg/1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