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味料之七桔梗
白药(《别录》)、梗草(《别录》)、荠(《本经》)。 时珍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 《别录》曰∶桔梗,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二、八月采根,曝干。 辛,微温,有小毒。 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本经》 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下蛊毒 《别录》 利窍,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咽嗌,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 元素 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时珍 好古曰∶桔梗气微温,味苦辛,味浓气轻,阳中之阴,升也。入手太阴肺经气分及足少阴经。元素曰∶桔梗清肺气,利咽喉,其色白,故为肺部引经。 按∶王好古《医垒元戎》载之颇详: 云失音 加诃子 声不出 加半夏 上气 加陈皮 涎嗽 加知母、贝母 咳渴 加五味子 酒毒 加葛根 少气 加人参 呕 加半夏、生姜 唾脓血 加紫菀 肺痿 加阿胶 胸膈不利 加枳壳 心胸痞满 加枳实 目赤 加栀子、大黄 面肿 加茯苓 发斑 加防风、荆芥 疫毒 加鼠粘子、大黄 不得眠 加栀子 旧十,新八。 胸满不痛 桔梗、枳壳等分。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南阳活人书》 伤寒腹胀 阴阳不和也,桔梗半夏汤主之。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姜五片。水二钟,煎一钟服。 《南阳活人书》 痰嗽喘急 桔梗一两半。为末。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四合,去滓,温服。 《简要济众方》 肺痈咳嗽 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者,桔梗汤主之。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升,分温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 张仲景《金匮玉函方》 喉痹毒瓦斯 桔梗二两。水三升,煎一升,顿服。 《千金方》 少阴咽痛 少阴证,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主之。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升,分服。 张仲景《伤寒论》 口舌生疮 方同上。齿肿痛∶桔梗、薏苡仁等分。为末服。 《永类方》 骨槽风痛,牙根肿痛 桔梗为末,枣瓤和丸皂子大。绵裹咬之。仍以荆芥汤漱之。 《经验后方》 牙疳臭烂 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敷之。 《卫生易简方》 肝风眼黑 目睛痛,肝风盛也,桔梗丸主之。桔梗一斤,黑牵牛(头末)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温水下,日二服。 《保命集》 鼻出衄血 桔梗为末,水服方寸匕,日四服。一加生犀角屑。 《普济方》 吐血下血 方同上。打击瘀血在肠内,久不消,时发动者。桔梗为末,米汤下一刀圭。 《肘后要方》 中蛊下血如鸡肝,昼夜出血石余,四脏皆损,惟心未毁,或鼻破将死者。 苦桔梗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能下药,以物拗口灌之。心中当烦,须臾自定,七日止。当食猪肝以补之。神良。一方加犀角等分。 《古今录验》 妊娠中恶,心腹疼痛 桔梗一两(锉)。水一钟,生姜三片,煎六分,温服。 《圣惠方》 小儿客忤,死不能言 桔梗(烧研)三钱,米汤服之。仍吞麝香少许。 张文仲《备急方》 芦头吐上膈风热痰实,生研末,白汤调服一二钱,探吐(时珍)。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cd/61.html
- 上一篇文章: 河源高温要持续到秋老虎发威火上
- 下一篇文章: 安徽皖北要崛起了蚌埠阜阳宿州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