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疲劳乏力精神恍惚,需要顾护阳气
首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的阳气是怎么回事,它对于人体有什么作用?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的功能:1.温养功能 阳气对与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他温养作用。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阳气也才能身体暖暖活活的,这种温煦的功能,才我们人群中可以看出来,有些人就怕冷的很,有些甚至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还觉得身上冷,我们通常就会说这种人“底火不够”“阳气不足了”;相反,有些人就不怕冷,别个都穿两三件衣服了,他还只穿个单衣,这种人我们说他“阳气旺”,阳气旺当然是好事,但有可能有些人要就问,阳气旺的的人冬天倒是好过,夏天热了不就恼火了?其实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就功能好,这涉及阳气的另外一个功能,过会我们会提到。 阳气可以温煦人体,还能温养人体,看看自然界,春天夏天,日照充足,气候温热,动物植物就活动能力强、生长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冻,万事万物也就萧条萎靡,植物就枯枝败叶,动物就潜伏冬眠。人也是一样,《内经》将阳气这种温养功能高度地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要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相应的如果成天精神萎靡、说话走路都费力,就说这种人“阴司倒阳”,司是司机的司,有管事、管理、掌管的意思,倒就是倒台、跌倒的倒。就是说,阳气不足,都有点不能起到主导主宰人体,反而阴气为主了。阴气是啥子?我们描述像阴间般恐怖的环境,常说“阴风惨惨”“阴气森森”,是死气。 2.气化推动功能 阳气温养人体,这个养的作用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这就涉及阳气对人体另外两个重要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气化”和“推动”作用,阳气的气化作用,就简单的说就是阳气有使物质发生变化的功能,在自然界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太阳光热的作用下,地上的水就被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聚在一起,形成云,最后又可以变成雨下下来。在我们人体,阳气的气化作用与之类似,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新陈代谢,人体新陈代谢靠阳气气化作用来维持,吃进去的东西、吸进去的氧气,在气化作用下变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又在气化作用下合成人体有用的物质充养人体,同时分化出无用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离开了阳气的气化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人也就只有等死了。大家都晓得,我们人是由很多组织器官构成的,我们能活着是靠这些组织器官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那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靠什么来实现的呢?靠的则是阳气的推动作用。阳气这种推动作用,可以从自然界的潮汐形象理解,其根本原动力来源于日月。 3.卫外固密功能 除了以上的作用外,阳气还有“卫外”和“固密”的作用,中医很多概念很抽象,但又很容易从自然现象中形象的领会理解。我们中医说人的阳气“若天与日”,我们古人没有望远镜,肉眼能看到的天其实不超过大气层,大气层对我们地球生命的重要作用可就了不得啰。一方面,有了大气层,外来的有害物质才不能够顺利的到达地球,例如紫外线在大气层就被吸收了大部分,要是没有这层大气,光是紫外线就能导致地球生命灭绝,这种作用就是“卫外”;另一方面大气层保护地球内部有用的物质不能随便流散,最典型的就是氧气、水分、热量,这种作用就是“固密”。 把人看成地球的话,阳气对人体也就像大气层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就热而言,这种卫外和固密的作用就像保温杯、恒温器一样,维持内部的稳定。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冰柜冰箱还不普及的年代,那时候无论卖冰糕热食,都用一个箱子把东西装起,然后用棉絮包盖起来,冬天热食不易冷、夏天冰糕不容易化。这层棉絮发挥的作用也就是阳气卫外固密的作用。所以前面提到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而且功能好,这个功能也就是卫外固密的功能,真正阳气旺而且卫外固密功能好的人,那是冬不怕冷夏不怕热的。 阳虚症状和的形成原因: 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病损伤阳气;久居寒凉之处;或过服寒凉清苦之品;年高而命门火衰等原因导致阳气亏虚,温煦、推动、气化等作用减弱。 阳虚温煦失职,则畏寒肢冷;不能固摄,则见自汗;不能温化津液,则见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尿少;不能输布津液,水气泛溢,则见面色晄白,浮肿,舌淡胖嫩,苔白滑;推动无力,则脉沉迟无力;阳气亏虚,则见神疲,乏力,气短等症。 总的来讲阳虚症状: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稀溏,面色晄白,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表现。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常常间杂。 阳虚的分类: 一、心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治法:益气温阳。常用中药: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 二、脾阳虚证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治法:温中健脾。常用中药:党参、白术、甘草、附子、干姜。 三、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有齿痕。治法:温补肾阳。常用中药: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山药、枸杞、当归。 日常摄生: 1、重视肾阳,不妄作劳 少房事。房事过度则伤肾阳,而肾阳为一身根本之阳,寄存于下焦之中。因此,气功理论中把下焦称为丹田,认为此处之阳非常重要,关乎人之生死寿命。肾阳不伤,则一身五脏六腑之阳有根。 《类经》中把肾阳比作:“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认为此阳不息则生命之火不熄。 夜半早睡。早睡以养少阳,少阳内存相火,为肾阳所支配之阳。简单地说,如果肾阳是体,是根本,那么少阳就是用,是枝叶。少阳受肾阳所使而安排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因此少阳阳气旺盛则全身脏腑机能旺盛。晚上11点至1点为少阳胆经之时辰,此时睡觉可以养胆之少阳升发之气,叶旺则根自然旺。 不妄劳作,不剧烈体育运动。过度劳累则会耗伤真气,并会伤及肾中元阳,因此古代的大医以及气功家一再强调要养气,不可过劳。根据阳主阴从的观点,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但过耗阳气则会导致阳损及阴而阴阳俱损。因此,比如跑马拉松、长途跋涉等,都会伤阳气,不利于养阳。 2、重视脾阳,不吃寒凉 饮食要温。特别是夏天,不可多吃寒凉之物。自从有了冰箱之后,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多以热食,现在则贪凉食。特别是在夏天,更是肆意食冷,如雪糕、冰淇淋、凉茶、冰啤酒等。殊不知过食寒凉之物会伤及中阳。中阳伤则易见腹泻、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而且,中阳为人生后天之本。先天不足是父母给的,后天就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再者,天地人合称三才,人居中,靠天地之气而生。鼻以呼吸天气,口以饮食地气,中焦阳气则是人一生饮食天地的基础,舍此则无缘得地气之养。不少人不知谨养中阳,结果面暗肌瘦、精神不振、饮食不香,皆是中阳不足所致。后天得伤则寿命自然不能得到谨养,且杂病从生。 3、扶助阳气,少用西药 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及各种西药,以防伤正。多数西药都是以化学理论合成的,其根本不属于人体所有,而是外来的东西。机体不能直接接受化学药物,需要阳气去消化吸收。况且西药本身多属寒凉,会伤害人体阳气。 当前滥用西药的现象非常严重,后果非常可怕。一方面导致了不少新病大病的出现,另一方面,也让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下降。 4、中药调理 正确地应用中药可以有效地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各种症状,相比西医治疗,这才是治本之道。 注意多用温性药物,少用寒凉,或合理地配伍应用。 有虚热不见得是阴虚,当然肯定不是热盛,因此需要从阴阳平衡上考虑,不可肆意攻伐,否则阳气一伤,病必不除。制附片是一味扶阳的好药,与一些寒凉中药配合可以取得非常好的退骨蒸虚热的效果。 中年妇女过度操劳,或者长期服用西药后,往往会出现面色晦暗,或者面颊多见黄褐癍等,此时当重视机体的阳气,从扶阳入手进行调理。在扶阳的基础上,适当地配合苦寒中药以清泻少阳的相火,数剂即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这远远比去美容院从表皮上治疗黑癍要高明地多,而且是治本之法。 人过四十,或者在更年期时,多容易疲劳,整天没有力气。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这样的症状其实是提示机体累了,不能再过度消耗了,需要温养阳气了。大家都知道用西洋参,用人参来补气,部分病例的确效果不错。但这仅仅是补了气,治疗了症状,并没有治疗产生疲劳的本质病因。人为什么会容易疲劳呢?那是因为五脏六腑不协调了,产生能量的能力减退了,导致了机体的能量不足。此时治疗的关键是扶助阳气,协调阴阳,以恢复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因此,既要补气血,也要扶阳,还要考虑气血的平衡。 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症状是烦燥,容易上火。往往有一点儿小事不顺心,即容易火冒三丈。当然不少人修养很好,表面上看不出来上火,但压抑的郁火在机体里面燃烧,对健康的影响更坏,发出来反而会好一些。当然,正确的治疗就不能光让病人去发火,而是要治疗产生烦燥的病因。往往这样的病人伴有两膝酸软,或者腰酸背痛,或者性欲下降等其他症状。这提示了所谓的烦燥、上火其实根本就不是实火,而是虚火,是由于肾中的阳气不足而产生的阴火上火。因此,千万不能喝凉茶来降火,那只会越喝越伤阳气,越喝火越大。正确的治法是扶助肾中的真阳,适当地配合一些降火中药,把上浮的阴火引下来,潜下来,归入丹田里面。这样自然心静神安而阳气得养。 但当前的不少中医好象不这么认为,反而辨出不少的阴虚内热证来。如此辨证,自然喜用寒凉药物了。 这里分析一下当前偏用寒凉药的原因 受近两三百年温病学的影响,大家治病都在滋阴上作文章,六味地黄汤成了万能的安慰剂,误人太多。而且温病思想主张多用寒凉药物,这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医的现状是什么病都用考虑是热,都用寒凉药。如此怎么能取得疗效呢? 世上的医生都想治好病人的病,但就是因为温热药如附子等有毒,明知可用而不敢用。这是什么医生?要这样的医生何用?张仲景可以用生附子70多克。我临床上也经常用到生附子。为什么?病人需要,效果明显呀。如今不少的中医不敢用重药,恐伤害病人。按照中医的观点,病证如此,用药则当重则重,当轻则轻,又何需虑哉。真正要虑的,反而应该是诊断的水平。 制附子(黑顺片) 提醒:关于附子的用量,各执一词,这里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务必咨询执业中医师!或者有经验的中医大夫!擅自服用或者给病人开方用药,造成的后果自负! 为什么倡导补阳,因为病人有这样的证。什么证?阳虚证。 我遇到过不少大病,不用扶阳药,效果不算满意。后来,思考了阳的功用:“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白了阳气才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唯一原动力。没有太阳,地球上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没有了真阳,我们人也一样不能生存。因此,我开始重视人体真阳的作用,临床上重视补阳法,发现效果也上来了,特别是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效果非常地明显。 文章整理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平台经营各种花茶类、药膳类、药酒类、贵细类中药,多种健康礼盒及各式盆栽式中草药苗。主要经营品种:人参、玫瑰花、菊花、枸杞、柠檬片、川贝、灵芝孢子粉、三七个、三七花、铁皮石斛、黄芪、党参、枸杞、虫草花、人参苗、三七苗、桔梗苗、龙胆苗、丹参苗等,种类齐全。 更多精彩内容请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盖百霖副作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lingmaom.com/jgcd/1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正在惩罚充满负能量的人
- 下一篇文章: 雾霾来袭,烟台疾控专家教你科学应对雾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