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防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切实保障青州人民群众健康,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医院关于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防控方案》如下:

一、病因病机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今年秋冬偏温,属于暖冬,再加上室内暖气过高、过服辛辣炙煿食品、缺少充足的睡眠。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上述情况阳气就无法收敛潜藏,即无法“冬藏”,所以临近春季出现了“春温”。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是在这个自然条件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下形成的。此乃“疫戾之气”,基本病机特点为“热、毒、瘀、湿”,病位在肺。肺主气,上通鼻窍,外合皮毛,邪袭肺卫,卫表失和,肺气失宣,出现一系列卫表症状,表现为表热实证。若正气偏虚,病邪由表入里,邪正交争,脏腑功能失调可致邪毒入里化热,进一步发展可灼伤气营,成气营两燔之证。后期邪退正虚,可出现气阴两伤之证。

二、临床症状

通常表现为:发热恶寒、咳嗽、咽喉痛、咳痰、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纳差等。部分病例或出现泄泻或(和)呕吐。小儿可出现厌食,高热者可出现惊风抽搐。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双肺散在湿罗音。部分病例疾病来势凶猛,突然高热,病情迅速进展,邪陷心包,甚至亡阴、亡阳,出现厥脱导致死亡。

三、辨证论治方案

(一)辨证要点:本病初起邪热犯卫,属表热实证,而后热毒袭肺,并可灼伤气营,后期邪退正虚,气阴两虚。

(二)治疗原则:根据疾病阶段的不同,适时选用疏风解表、清肺解毒、清气凉营、益气养阴,健脾和胃之法。小儿、老年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按照以上辨证论治原则,根据各个群体的生理特点不同,治疗时应分别应对。小儿易惊风或夹食积,治宜熄风止惊或消食化积;老人正气亏虚,治宜祛邪兼以扶正;孕妇注意安胎。

特别提醒:中医药剂需根据病情辩证加减用药用量,此方案所用药剂、药量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面诊或咨询医院中医康复科,-。

(三)证治分类:

1、普通人群预防处方

黄芪10克,佩兰6克,防风10克,炒白术10克,桔梗6克,贯众10克,双花10克,鱼腥草15克,板蓝根10克,黄芩10克,麦冬10克,连翘10克,芦根10克,甘草6克

每日一剂,水煎10分钟或泡水代茶饮。

功效:健脾益气固表,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平时体质虚弱,或者年老体弱,容易外感的人群。孕妇或婴幼儿请遵医嘱。

2.密切接触者及医务人员预防处方

药物组成: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6g,太子参12g,麦冬10g,连翘10g,金银花15g,苏叶6g,炙甘草3g。

功效:益气养阴,扶正固表

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贞芪扶正丸(胶囊)。

适应人群:医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

3.发病初期处方

双花15克,连翘12克,桔梗9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炙麻黄5克,柴胡9克,芦根15克,牛蒡子6克,浙贝母9克,黄芩9,知母9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适应症:发病初期,发热、咽疼、咳嗽、痰少,热重寒轻。

4.发病期处方

(1).邪热犯卫

症状:发热恶寒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肌酸乏力、或轻咳,舌淡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双花18g、连翘15g、竹叶9g、荆芥6g、薄荷6g(后下)、桔梗6g、牛蒡子9g、芦根18g、炒杏仁9g、生甘草6g。

可选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颗粒等。

(2).热邪袭肺

症状:发热、咳嗽频剧、痰粘稠或黄或有血丝、咽喉肿痛、口渴、目赤、恶心呕吐、腹痛泄泻,舌红或绛,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方药:生麻黄9g、炒杏仁9g、桔梗12g、生石膏50g、黄芩12g、双花30g、连翘12g、蒲公英30g、沙参12g、甘草10g。

可选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苦甘冲剂等。

(3).气营两燔

症状:壮热、咳嗽气急、胸闷喘促或胸胁胀痛、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方药:水牛角24g(先煎)、玄参12g、生地15g、麦冬12g、双花30g、连翘15g、黄连9g、栀子12g、赤芍9g、丹参12g、瓜蒌18g、生甘草6g。

可选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丸。

5.恢复期处方

(1)邪退正虚

症状:倦怠乏力或动则气喘、口干、多汗、食欲欠佳,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和胃

方药:①淡竹叶6克、生石膏15克、党参10克、麦冬15克、甘草6克、粳米30克

②麦冬30克、清半夏6克、党参10克、炒甘草6克、大枣10克、粳米30克

(2)正虚邪恋

症状:倦怠乏力或动则气喘、口干、干咳连声甚则不能卧者、多汗、食欲欠佳,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和胃

麦冬30克、清半夏5克、西洋参10克、炒甘草6克、大枣10克、粳米30克、五味子10克

四、中药煎服方法

1.煎药用具: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忌用铁、铝、铜器。

2.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一般超过药面2-3厘米。

3.(头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15-20分钟左右,倒出。

4.(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15-20分钟左右,倒出。

5.若有特殊用法的药物,注意药物的特殊用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

6.两次煎出液混合后分成两份服用。

7.每日一剂,煎二次(头煎、二煎),早、晚各服一次。

8.饭后30分钟服药。

五、预防调护

治疗期间应认真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谨防高热动风、邪陷心包、合并或继发其他疾病等。

1、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不论任何疾病,都是人体免疫力和致病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强免疫力提高了,自然会避免流感的发生。因此建议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熬夜,充足的睡眠可以有助于“冬藏”;多喝水、热水泡脚还可以通经络,经络通则百病不生;戒烟限酒、避免油腻煎炸食物,同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如橙子、西红柿、胡萝卜等清凉食品,可以避免热性食品助热助燥。

2、注意防护,减少交叉传播。病毒传播一般通过空气飞沫、粘膜、血液等途径,其中空气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因此要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逗留时间,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更不要到人多地方凑热闹。特别是今年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性强、传播快,强烈建议大家待在家里,不要外出,房间适度通风。尤其是流感患者以及从疫区回来的人,不要到公共场合去,蹲在家中是防止传染别人,被别人传染最好的办法。

3、得了轻微发热咽痛咳嗽怎么办呢?首先不要惊慌,绝大多数流感经过正确处理会很快痊愈的,如果体温不是很高,呼吸道症状不是很重,在家吃一点感冒药、抗病毒的中成药,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了。如果怀疑有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可以加口服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等,在家治疗注意观察就可以,如果症状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完全没有必要稍微有点感冒发烧就打针,反而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甚至导致不同病毒之间的交叉感染,导致预后加重。

4、中医传统艾灸、穴位按摩也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1)、按摩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缘),用拇指在足三里做上下、旋转、点压按揉等,每次5~10分钟,每分钟15-20次,每天1-2次,按压力度要有使足三里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作用。

(2)、可直接艾灸神阙穴,也可以隔着姜片艾灸,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10天为一疗程,具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的功效。

这两种方法可以起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医院医务科、中医康复科

年1月26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gcjg/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