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 https://m-mip.39.net/pf/mipso_4540725.html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但,这55个少数民族中的

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在哪

你知道吗?

下面请跟随小吉的脚步

来到吉林省东部,美丽的图们江下游图们市

这里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展示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专题展览馆

该馆由展厅、主楼、传习所三部分构成,展览馆分为两层10个展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朝鲜族民间舞蹈、传统乐器制作技艺、传统工艺、服饰文化等内容进行展示。

有精彩的民俗歌舞表演供游客欣赏,体验区游客可身着传统服饰或敲长鼓、摇象帽合影留念,风味饮食区品尝传统的朝鲜族小吃和米酒,室外展区的朝鲜族秋千、跳板、摔跤,既可观赏又可参与。

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已吸引包括长鼓舞、鹤舞及辽宁省的“乞粒舞”、黑龙江省的“流头节”在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共展出照片、传统音乐、音频、视频、实物等8大类51项共计余件展品。

一楼舞乐风情------

“农乐舞”:我国唯一舞蹈类世界非遗项目

一楼以“舞乐风情”为主题,包括朝鲜族民间舞蹈、朝鲜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和朝鲜族传统音乐等多个展区。米黄色的波浪状吊顶显示出高雅的宫廷格调,展厅墙体为一道曲线,设计灵感来自朝鲜族象帽舞。

象帽舞是朝鲜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每逢节日、庆典等特殊日子,人们就跳起欢快的舞蹈,摇动色彩缤纷的象帽,线条流畅的长长飘带旋转如风,在舞者周围画出各种耀眼的美妙彩环。

“象帽舞”是农乐舞拓展项目,是朝鲜族“农乐舞”中表演难度和艺术价值最高的表演形式。

农乐舞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10月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唯一进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项目。

参观者可以在体验区戴上象帽体验飘带飞舞的热烈奔放。体验区还悬挂着3个液晶显示屏,只要将操作台上的象帽拿起,荧屏上立即出现象帽舞演示画面。

一楼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根数码柱贯穿一、二楼展馆,形状酷似一座丰碑,它象征着中国朝鲜族的民族精神之柱。数码柱三面贴着张朝鲜族农乐舞和民俗照片,这些照片又分别拼成三张民族风情浓郁的舞蹈大图片。

数码柱正面,利用28个DIDLCD显示屏构成的超大型屏幕,气势磅礴,随着朝鲜族民乐的响起,一只仙鹤振翅冲天,飞过长白山天池,掠过图们口岸,俯冲而至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长鼓舞、荡秋千、传统服装、饰品、饮食等画面一齐翩然而至,令人心驰神往。

一楼展厅的中国朝鲜族长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们市的申报项目,在长鼓舞体验区,参观者纷纷走到长鼓前,随着荧屏上显示的节奏与动作提示,体验长鼓舞的高雅飘逸。

一曲优美的《桔梗谣》箫声传入耳畔,一位身着白色民族服装的老人正在吹奏洞箫。随着悠扬的洞箫声,进入音乐展区。在洞箫形状的音乐展区长廊中,利用液晶互动触摸屏欣赏洞箫乐曲,旋律柔美哀怨、表达思念的爱情歌曲《阿里郎》以及喜庆的《桔梗谣》、《阳山道》、《诺多尔江边》等,都让人畅游在民族风情的音乐海洋中。

朝医是吉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族利用闲置的稻草编织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工具,始于19世纪70年代,流传至今。稻草手工艺品是以优质稻草为原料,经过精心挑选、水洗、浸泡、晒干之后完全用手工编织而成。

二楼穿越时空------

传统美德亘古不变

从一楼进入二楼展厅的台阶很特别,仿佛一条原始小道,被称为“寻找小道”,沿着布满青苔、凹凸不平的小道和图们江边的江石,仿佛穿越时空,寻找朝鲜族灿烂文化的源头。

二楼展出主要以民俗类为主,包括朝鲜族服饰、传统礼仪和风味饮食区等。

走到游戏大场景照片前面,参天大树旁灰幕洞石碑映入眼中,记录的是图们前身那个古老的村落——灰幕洞。古老的朝鲜族民居仿佛诉说着岁月沧桑。

在传统游戏艺术展示区,朝鲜族人民的民俗游戏,不仅娱乐身心,还非常注重体力和智力的开发与锻炼。摔跤和拔草龙不仅是游戏,更是强健体魄的运动,深受男人们喜欢。跳板和荡秋千则为朝鲜族妇女所钟爱,在增强体质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象棋、数千、柶戏等珍贵的游艺项目都令人大开眼界。

步入厅堂,新郎新娘的蜡像引得小吉驻足观看。这是朝鲜族婚礼中,新郎和新娘拜堂的场面。男士穿着婚服站在东侧,女士站在西侧,中间摆着桌子,桌子上会摆放很多物品,摆放的竹子和青松代表着长青,旁边摆放的线代表吉祥长长久久。以前男士就算不当官,在结婚当天也要穿一品官服,衣着形似明朝时期的官服,头戴官帽,据说“新郎官”的称谓就由此而来。

步入另一个展厅,保准你会为隆重的“回婚礼”做到忠于爱情、健康长寿、子孙安康。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回婚礼是朝鲜族独有的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回婚礼是为纪念结婚60周年而举行的贺礼,这种礼仪同花甲宴一样,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朝鲜族的先人们把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六十花甲子”的轮回称作“周甲”或“回甲”。

在朝鲜族先人们的观念中,周甲成为一种特殊的时间概念,它不仅是60周年的代名词,而且含有长久和吉祥的寓意。回婚礼比普通婚礼还要盛大。这一天老两口穿着结婚礼服,接受摆满山珍海味的婚席。两位老人的子孙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前来祝福、祝寿,热闹异常。

羡慕吧!忠于爱情有多荣耀!

举行回婚礼的人婚龄必须达到60周年,除此而外,还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为原配夫妻;二是所生子女都得健在,而且没有犯法服刑者。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举行回婚礼。要想举行回婚礼必须做到夫妻忠于爱情、健康长寿、家庭和睦、子孙安康而且遵纪守法。

走出厅堂,便步入朝鲜族农家小院。菜窖、水缸、石碾等朝鲜族民居用品展现在眼前,真实而淳朴。在一口不起眼的泡菜缸前,细看会发现,里面竟隐藏着一台液晶触摸屏,手指一点,各种泡菜的腌制方法就显现出来,让人赞叹。这种高科技展示手段也运用到朝鲜族厨房场景里,手在饭桌上轻轻划过,打糕、冷面等8种特色食品就显示出来,轻轻一点,美食的制作方法便显现出来。

最后是服装展示区,素净、淡雅的朝鲜族传统服饰,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而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这种传统民族服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出展览馆,图们江广场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多才多艺的朝鲜族人民在这里载歌载舞。

参观完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第一家、位于图们江市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您是不是已经穿越到自己的“回婚礼”那天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gcjg/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