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12月份计划停电通知 http://www.pinglizx.com/plxxx/24620.html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中暑有动静之异,受湿有内外之分。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这句话口气很大,为什么说百病都起于六气?而各类症状总逃不出四种原因?究竟是哪六气?哪四因呢?

等一下要跟大家逐一讲解。“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由此可见,张伸景《伤寒论》中的六经辦证,以及后世吴鞠通、叶天士的温病学说,都要学好。“百病皆生于六气”,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基本概念要滚瓜烂熟,《病因赋》《药性赋》《治病主药诀》及《汤头歌决》,你熟悉一分便受益一分如果你还在思虑,那说明还不够熟,“思虑即不中用”。所以背书的功夫,特别是重点的条文,要达到的标准就八个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然后,你在临床上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接下来我们看六气里各气的特点。风气,一般善行而数变。有病人说,大夫,我这个头痛时而侧边,时而后边,我这个皮肤瘙痒病时而手上痒,时而背上痒,抓完这边那边又痒,。这是有风邪,所以我们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一些小风药就是荆芥、防风,中风药就是川芎、苍术,大风药就是羌活、独活,甚至麻黄。视病人病情轻重而选用。上次有一个卖六合彩的病人浑身瘙痒,一抓就是一条血痕,从手背一直抓到脚,治了大半年都是清热解毒除湿,还有一些活血的药,甚至连虫类药全蝎、蜈蚣他都吃过,风还是赶不走,毒也没能减轻。我一看病人的舌淡胖,再加上他平时还在吃海鲜、鸡蛋、牛奶,我就叫他立刻把这三样断掉。然后给他开了四君子汤加荆芥、防风、丹参、石菖蒲八味药。他吃了7剂后,便不再痒了,之后大半年都没有再痒过。后来他又吃了鱼虾,瘙痒再次发作。他照这个方子吃了后又不痒了。舌淡胖为脾虚,故用四君子。血不行则风不去。丹参、石菖蒲能行血开窍,驱风外出。荆芥、防风能够祛风止痒。所以这八味药就是治疗脾虚、慢性荨麻疹的妙药。六气第二为热。热有什么特点,我们农村里讲到的发热、上火,热是初级的,热为火之渐,火是热之极,火是热已经到了极处。所以热盛的病人会表现出一派红赤之象,脸红心烦尿赤,这些都是烦热的表现。在广东对治这个热是最有办法的。如果出现舌尖红脸红、尿赤,随便在溪边拔点鸭跖草、火炭母、白花蛇舌草或者溪黄草,一味、两味或三味,揉成一团,放在锅里煮,喝了便能祛热。我们石溪漂流时会发现很多白花蛇舌草,长在水边的白花蛇舌草效果最好。《草药歌诀》讲:凉利之药生湿地。那些凉利的药能够退热,它们通常长在湿地里。上一次有个小孩子发热39.5℃,问该怎么办?我们说,既然其他药草不容易找,就去拔点白花蛇舌草,搅汁过后,按照草医刘老师讲的,兑点蜂蜜,一吃热就退下来。所以,但凡属于热盛尿赤的心烦,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就可用“凉利之药生湿地”这句口诀去挑选药材。白花蛇舌草、车前草、竹叶都可以。第三个是湿。我们看,刚洗完的衣服挂在竹竿上,它很重。所以走路腿脚沉重者,一般湿气重,所以肥人脚抬得没有瘦人高,是因为肥人多湿。减肥如果不祛湿是行不通的,我们后面会讲治湿的大法,老师对于这种湿性肥胖,舌苔水滑,通常选苍术、鸡矢藤两味药,就可以让小便量变多,大便量变大,肚子变小。所以减肥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一是多吃素,二是多走路,第三要健脾。三条思路下去,基本上没有减不下来的肥胖。湿性的特点便是重浊。我们再看火,火有什么特点。火日炎上,往上面烧。比如暴口疮,眼目红赤属肝火,鼻头红属肺火,舌头发红暴疮属心火,都是火。有一个口舌生疮的小孩子,病情反反复复一年多,维生素、抗生素都试过。孩子オ五六岁,经常痛得他呱呱叫,什么都吃不了。我们一了解,这小孩子原来在家里只吃肉,青菜一筷子都不肯动。肠子不通,所以这火往嘴巴上攻。我们便教了他家长两招。第一招,把青菜剁碎,放在粥里熬,熬青菜粥,补他丢失的维生素并润他的肠道。第二招,摘竹叶心煮水,兑点蜂蜜,也可以用点冰糖,把它一调,这就是治疗小儿单纯性高热或上火的特效药。在民间,很多老人都知道,很多孩子小时候就受益于这些小方,一生病上火,家里父母就知道让孩子吃清淡的粥,加上竹叶冰糖水。当时蜂蜜还很贵,很多人家里没蜂蜜,就用冰糖,甜甜的,又好喝,清清凉凉。黄赤的尿很快变清,尿一清,阳随阴降,阳火就随着阴水和尿液排出体外,就像打铁一样,我们想要让一把烧得红赤的铁剑迅速凉下来,放在哪里最容易?水里这个形容还不够,是放在长流水里。放在水里火还退不尽,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身体发热,输液还不够。中医在补水的同时还要再利尿,热才退得快,叫阳随阴降,阳燥、阳热的火随着长流水就会退。所以孩子发热不要着急,就用竹叶这个小方子。竹叶长在水边,通利水道更能渗下。接下来,再看燥性有什么特点。燥盛则干,像秋冬天北风一起,我们红薯叶就吃不到了,被吹得干瘪瘪,观察到这种自然现象,我们就要想到必须要用滋润法,比如干渴、慢性咽炎。有一个在电信公司工作的高管,他常年咽炎,咳吐不利,为什么呢?我说你应酬太多,加上熬夜,肺肾的阴水一伤,火就飙上去。一辆车之所以要有水箱,就是用来润燥降温。水箱的水没有了,车开起来就很危险。所以长途车司机到达一个地方,第一要加油,第二要加水。不加水的话发动机会烧掉。我们给他用了玄麦甘桔汤,玄参、麦冬、甘草、桔梗。因为他舌象红赤,没有苔,脉数。凡是舌象光红少苔,脉摸下去又细数的,都是阴伤火燥。这类人吃点辣椒或煎炸物,马上就上火,身体阴液不够,“干柴最怕烈火烧”。这四味药,病人吃了一周多便打电话告知,咽喉没那么干燥了。我嘱咐他可以再继续吃一段时间用来保健,后来吃到讲话咽喉不沙哑,口也不干了。玄参、麦冬专门滋润肺肾,可以治疗口干舌燥。甘草桔梗可以引药到肺,载药上行,把阴水载到喉咙来。他治愈后又带他的弟弟过来,也是这个问题。所以如果学会治咽炎,在这世上都能帮到很多人。在任之堂的时候,一个学生的妈妈有一个治口腔溃疡的小秘方,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她。医院知道后,要用十万块钱买她的偏方燥者要用润法。这位病人服药后,平时干咳、晚上严重的现象也消失了,为什么呢?凡物润则密合无间,燥则破绽百出,这是燥邪的特点。万物得到液润后,就像没砍下来的竹売密而无间,长得很饱满,一旦砍下来,晒几天后就干燥爆裂,破绽百出。又比如天气干燥,地会干裂,你一旦浇上水,它就松松软软就密合了。所以,对于一些嘴唇裂、皮肤裂的病人也要遵从这个治疗思路,用润法来治燥。我们再看第六个,寒邪寒性有什么特点?寒主收引凝滞,血脉不通则痛。所以治疗痛症必须要懂得温中散寒。之前山里的一位农妇坚婶曾经从大桥上跌到桥底下,跌伤后晚上关节痛得睡不着觉。我们当时刚进山来,她已经吃了有一个多月的跌打损伤、活血化瘀药,效果却不理想。我就问她平时怕不怕冷。她说,比较怕,凉的东西不喜欢吃。一看舌象,因为长期卧病在床,没有劳作,舌苔偏润,偏水滑,说明身体里有湿。我就给她开了理中汤,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四味药。脾主四肢,先不看她的跌打仿,而是看她的脾胃暖不暖,脾胃不暖则周身百脉都是收缩的,痛症怎么活血化瘀都没用。如同我们冬天得冻疮,手脚被冻得痛,吃什么活血药都解决不了问题,一旦到夏天气温回升,血脉通畅,痛症自然就得到缓解。她吃了药后,手上的疼痛就消失了。所以如果辦证准确治寒以热药,效果是很好的。《病因赋》的下一句“诸症莫逃乎四因”。哪四种原因呢?气、血、痰、食。各种病症都逃不出这四种常见的原因。气病用什么汤?用四君子汤。血病呢?四物汤。痰病呢?二陈汤乃治痰总方也。食病用什么?平胃散。如果明白这四种病因,治病就能事半功倍。不要看表象的病症,要看究竟是伤气、伤血还是痰湿、食积?上次游学前,有一位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拿着检查报告单来看病。报告单显示他有蛋白尿,血糖高,又有结石,腿又肿,他问如何治这么多病。我们一摸他的脉象沉弱,都快搭不到了。“诸症莫逃乎四因”,他这个属于什么因?气因。中气不足。一个晚上要上七八次厕所。我们说,先不治你的蛋白尿,也不治结石,更不治血糖,先要治你的中气。中气不足,百症丛生。中气一旺,万邪顿熄。你若有中气,疾病就不敢欺负你。我们给他开了补中益气汤,加了益母草和川芎两味药。因为在余老师那里学习时,我看到老师用黄芪、益母草川芎三味药居然可以把一些病人蛋白尿三个加号变为一个加号,当然这类病人属于脾虚而水湿不利的。黄芪补脾,川芎活血,益母草利水,气足血行,而水排出体外去,身体肿胀自然消退。三天前我回来的时候,女儿又带老爸过来,高兴地说,病脚肿减轻了很多,而且晚上不怎么起夜尿了。所以这再次验证中医学所讲,气往上升,尿水就不往下掉。老年人为什么那么多夜尿?晚上天一冷,气往下掉,水就下来,所以夜尿频繁。治疗夜尿频繁,补肾之余,别忘了升补中气,中气升不起来,尿还是会漏下去。所以有些人疑惑,这又是肾病,又是结石,还有腰痛和糖尿病,要从哪里下手?究竟应该滋阴、温阳、消炎还是消肿?如果认识到病根上,治起病来会有信心了。我跟病人讲,你只要配合晒太阳,白天运动锻炼,饮食清淡,用这个药效果会很好。以上是气因性的杂病。我们再看血因、血性的原因。最常见的血症是什么?一个是跌打,跌打过后闪了腰或者被打伤。我刚进山的时候,进叔经常会扭到腰,那段时间他也刚进山种茶叶,身体很差。医生说,他的心脏不行,需要搭桥。但是进叔说,我没有钱。结果他就选择进山里来种茶叶静养。同样一个有钱人,也跟进叔的诊断出来一样,决定做搭桥手术,结果到现在楼都下不了,每个月都要吃一两干块钱的药。进叔呢?生龙活虎。所以有的时候,心脏病不一定要去搭桥。如果你长期懒动,血脉闭塞,你就不得不去搭桥。可是如果你喜欢运动,并且坚持运动,一辈子没什么大病痛。当时进叔闪到腰,问我们怎么办?因为他干活有一个特点,着急。干活把腰给闪到了常因为太着急了。凡是着急的人,哪个脏腑先伤?急火一个攻心。第二个呢?肝苦急。肝主一身之气机,心主血脉。我给他用了四物汤来缓急,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白芍用到30克,让他背部的肌肉变得缓一点,没那么紧,还加了一味腰部的引药杜仲30克。炙甘草也用30克,因为芍药甘草汤能够缓急止痛,就这六味药。他吃了第一剂腰就松了,吃两剂,那腰的感觉就不同了。但是这一两年后进叔又去拉柴,又把腰扭伤了。所以人性子着急不改,药还是少吃不了靠三把火的热情是没法长久做事的,所以你们干活和读书不要太激动,要平和。“心平气和,可ト孙荣兼子贵”你如果平和地做事,平和地做人,那就是成功的。接下来讲痰病。痰病就更多了,现在的血脂高、脂肪肝、慢性肠炎、咽炎、胃炎,好多都是痰湿为患,特别是久治不愈的怪病要当痰治。在圆山有一个电站老板,他的血脂高得吓人。其实我一看他的手,我就眼他说,你的血脂高,要注意。他当时很惊讶,说你怎么看得出来。因为他的手是暗红的,一碰他,他的手是热乎乎的。他在外面是怎么吃鱼,用一大锅熬成汤后,只喝鱼汤剩下的鱼倒掉,极其浪费。所以他的血液才会那么黏稠。我跟他讲,这个病要少吃鱼,不吃肉。鱼生痰,肉生火,这是最重要的啊!痰多了血液黏稠,火旺了人的牌气就大,就烦躁,睡眠不好。我只给他开了二陈汤,治痰总方加枳实和竹茹。为什么加枳实、竹茹?这就是温胆汤的思路,加上枳实和竹茹,二陈汤降痰的速度就更快。后面还加了一味川牛膝,因为各类上冲的疾病,牛膝可以往下移,也是七味药。他刚开始没吃,拿去给一位老中医看。那老中医一看这个方子很厉害,不得了,一定是哪个老中医开的,这么精简,而且字那么漂亮(当时创涛用毛笔写的)。病人听了之后很高兴,很有信心。吃了第二次再来检查的时候,血脂就降下来了,就这么快。如果他坚持运动锻炼,少荤多素会降得更快,不需要吃一二十剂药。所以现在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痰。痰就是懒动的产物你如果一动它就变为津液,你如果不动,津液就变为痰湿。为什么我们每天下午要有石溪漂流龙门飞客的负重穿越?因为用一个下午就能把你一整天的负能量、郁闷之气炼化,让身体没有多余的赘肉和痰湿,再读起书来脑子才是灵光的。所以一个人读书脑子不灵光,在我们客家俗话里称“被猪油抹了心”。其实就是痰迷心窍,智慧不开。如果你能通过运动发汗,行气活血,把痰湿炼化,那你大脑就会很灵光,所以运动是聪明智慧人不可缺少的法宝。你们凡是回去觉得读书疲倦,效率不高的,就要注意加强运动。再不运动,你的智力下降,读十天书都不如别人状态好的读一天。以上是痰,还有第四个“食‘’食是什么?是饮食,积消山脚下的镇子有个商场的老板,两个孩子都不爱吃饭,开了商场后,两个孩子就吃零食,不吃饭。富甲一方,孩子却养得面黄肌瘦,补血品,还有大补汤天天给孩子吃,孩子不爱吃,喝一口就吐了。肚里有积的时候,良药都下不去,吃下去就吐掉,无福消受。找到山里来的时候,我们跟他讲,第一,断零食,不断零食,这个病没法治。他爷爷说,回去我一定不让他们吃零食。我们跟那个孩子讲,今天你零食不断,医院了,那就不是吃苦药这么简单,要输液。孩子有的时候听到医生的话,还是信的。所以古代医生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劝人为善。这个职责行使得好,这个医生就会很受人尊敬。为什么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因为劝人为善的医生越来越少了。我只给孩子开了平胃散加山楂、神曲,这叫楂曲平胃散山楂消食,神曲化积,这两味药加进平胃散里能把胃里头多余的积滞铲平,叫平胃散。整个胃肠里的积滞,这个汤药所过之处都会化掉。孩子服药有一个特点,不是一天吃三次,而是要吃五次。保持药力相续。五次也不是一次吃很多,因为孩子胃比较小,一次给他喝三五调羹,喝完过后到外面跑跑跳跳,回来再喝如此反复。就像我们洗罐子一样,你放进沙和水,摇一摇,然后倒出来,再放进去,再摇,再倒,罐子就干净了。所以为什么西方医学治疗一些结石,用完利尿化石药后让病人沿着楼梯一级一级地往下跳,一些小块的结石就会通过大量的尿排出体外,这对于小结石有帮助,这个思路我们中医也有。凡是治疗食积要用化积药的时候还要配合蹦蹦跳跳,那些积オ会出来。哥哥吃了这些药后胃口大开,不吃零食加上运动,半个多月后脸色由黄转为鲜红。爷爷乐得不得了,立马提了很多礼物,又把弟弟带过来看病。我们再看“伤寒症传变六经”“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四时的温病都要注意。东莞有一位何老,老人家八九十岁,还坚持坐诊看病,他少年的时候是自学成医的。当年他想拜师的时候,到哪里老医生都不教,都说要传给儿子,不传外入。当时拜师很辛苦。因为辛苦,所以他很努力现在的学生学东西太容易了,所以以后我们这里凡是要进来听课的,要叫他先干3个月活,让他觉得在这里是不容易的,他才会觉得珍惜。所以现在报名要进山的有一百多人。我一个都不让他们进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还没有体会到唐玄奘取经一样的赤诚之心,即使进来学习也绝对学不到人天师表。在这里一定要发心学得顶级,如果没有这个愿望就不要进来。古人说,你如果不是破掉三关,你就不能住山。哪关?名关、利关、生死关。你只有看破名利,看破生死后,进来修学,才可能成为中医界的顶梁柱。这都是很容易的事。有些人认为难,难是因为他没有方法。他不懂得身心兼修,以身证道。所以何老当时学医,经常吃闭门羹。有一次他听到外面有叫卖收旧报纸的,赶紧跑出去,看到收废品的车里居然有一些残缺的医书,从此他就跟收旧报纸的人说好,以后收到医书就立刻拿给他,他愿意多付一倍的价钱。那收旧报纸的也很厉害,很积极地帮他收集到很多医书。利益动人心,无利不起早,有了这个好处,他就往何老这里不断地送医书。何老因此读的书越来越多,做的卡片越来越多,没有刻意去拜任何师父。有一次东莞流行瘟疫,当时正是夏季,湿热重,很多医生用了很多方子,效果都不理想。何老一看,“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勃,湿瘟时疫是主方”。湿瘟既湿又温热,舌苔白腻偏黄偏厚,身体像是在蒸笼里,闷闷的很不舒服,严重的还有高热,危及生命。何老马上开出甘露消毒丹,用原方打成粉剂,凡是碰到这种瘟疫的病人就给他们发放,结果拿到药的病人一吃就好了。如此,何老便一战成名。很多名老中医都是在关键的时刻一战成名,这一战可以成为一辈子的骄傲。何老一个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瘟的秘方,救了很多人。我把这个方子告诉了一个跌打医生。他很高兴地说,自从得了你这个方子,我跌打药的效果大大提高,因为你讲过,舌苔淡又黄腻,先给他甘露消毒丹,吃上两三剂,舌苔退了,说明腻滞退了,过后再给他用跌打的药活血,效果非常好。如若不然,你一开始就用活血药,他的湿气还很重,热气还很盛,黏黏腻腻,活血没有效果,所以他得到这个传承后很高兴。所以,如果你真学古书,像何老这样。见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就是因为古书读少。稍微再读多一点,努力点,那碰到问题迎刀而解,而且名震天下都不是难事好,我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曾培杰陈创涛著《病因赋》白话讲记.年若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谢谢配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gcjg/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