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位吹哨人财新传媒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来源:商业模式研究所(雪球)作者:侯安扬转自:传媒见闻 我跟财新的人认识,是第9年了。 在11年的时候,我和大攀刚创业那会,我们当时就在小办公室里吭哧吭哧的做公司研究。 那会儿,恰逢一家专门给别人找茬的公司,浑水,有针对性的针对中国公司进行造假披露。我们当时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浑水这些报告都仔细研究,看它是怎么调查公司的。 一位财新的元老凌华薇找上来,鼓励我们把这些东西汇总,刊登在财新的杂志上。在之前,我们已经看过当年财新揭露银广夏的文章,而作者就是凌华薇和王烁。 我们就也做了,这个是针对研究的研究。当时其实并没有想到,但是这个对我们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研究公司的基础。这篇文章,一直到今天,都还时不时被翻出来,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但是要实事求是的说,没有财新,我们是不会有意识去做这个系统研究的。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认识了财新的这两位,凌华薇和王烁,他们今天已经是中国新闻界的大山。王烁现在成了财新的总编辑,凌华薇成了财新的主编。 在这次疫情中,我能够信赖的媒体寥寥无几,财新就是其中一家(另一家是三联生活周刊,他们的微博前几天被封了)。互联网行业的崛起,颠覆了纸媒的商业模式,广告收入模式彻底被洞穿,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成本花出去了,转身流量就被互联网攫取了,收益成了他人的。 再者,这些年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正规媒体被整得很惨,稍微写了点啥就被整死,南方系报导基本全覆灭了,全国的调查记者数量估计比熊猫还要少了。 而财新,还在苦苦支撑着这面旗帜。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SARS时期,这批财新的元老(当时还在《财经》)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包括今天被很多人热转的吴敬琏17年前写的反思文章,也是跟胡舒立约稿有关。 而在这次的疫情中,我认为财新不仅做到了它力所能及的事,更多已经是远远超出它的职责范围和商业的追求。按照它的名字,它做经济、金融相关的报导就行了,事实上,我观察下来,事关民生重大问题的,他们都去报导了。 财新传媒,就是第九位吹哨人。 财新在这次的疫情里,好几篇报导,大幅度提高了公众对疫情的认知,而且还有记者一直在武汉奔赴,不时的发回最前线的信息。 我列几篇印象深刻的。 管轶这篇采访,让网上炸了锅。当时辱骂他的人铺天盖地,甚至连财新也一起骂了,说它恐吓群众,造成不稳。 这是23号的文章,才过了两周,管轶的很多判断,其实是靠谱的。我想,如果去年12月,武汉市政府也这么“恐吓”我们,是不是我们就不用这个春节遭这个难了? 这篇是为中小企业呐喊的,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灾情中被严重冲击,让众人知道这事,指不定也能多一些国家政策出来。 还有这篇报导,里面信息量巨大,后来在网上被大众发现,原来1月初医生就已经判断出人传人了。 我也认识一些财新的记者,他们有些话,估计在现有报导的尺度下,不被允许写到文章里,就发在他们个人的朋友圈里。很多重要信息的传播,其实都是他们背后的努力。 我去年底在北京出差时,去找了王烁。当时在他办公室等他的时候,随手拍了一张照片。 估计你不会想到,这个是财新总编辑的办公室,跟IT民工的差不多,除了屏幕少两块。后面王烁给我引荐了财新的精神领袖胡舒立,也是我的偶像。不过限于我不用美颜相机没法见人,更不想去跟他们申请发照片的权利,我就不发了。 其实从跟很多财新的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知道他们大概的收入利润情况。我不能说,但是,真的很惨淡。你想不到一家在中国有这么大的社会价值、这么大的影响力的媒体,竟然在商业上活得如此艰难。 我认识他们高、中、基层的人,这9年以来跟他们聊过很多。其实做这个事情,远不如去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gcjg/5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气重还在傻傻的拔罐脚上贴一物,让你躺
- 下一篇文章: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