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安全的话题?私人的话题?哪个是产生关联的最好话题?

关联的力量第四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篇推文。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1引言

小童和老板一大早就准备好了会议室,等待一家重要客户的拜访;

两位客户准时而来,在把他们接进会议室入座后,老板突然跟小童低声说,

我需要五分钟再去整理下展示的文档,调整几个数据,你顶一下,和客户聊点啥,别冷场!

小童还是第一次应对这样的场面,不免有些手足无措;

她故意走过去帮客户拧开面前的矿泉水,希望能拖一点时间,等老板回来开始正题;

可是等小童坐下来时发现,才过去一分钟不到,这五分钟可真是煎熬啊。

屋子里突然沉默下来,两个客户就这么直瞪瞪地看着小童;

小童心忖,“不行,一定得找个话题聊点啥......”;

呃,王总,你们是怎么来的啊?

开车来的。

噢......今天的天气似乎有点阴,王总您带伞了吗?

带了。

一切又沉默了,小童再次看了看表,天啊,又过去不到半分钟而已!

小童的额头汗都下来了,怎么对方也碰巧都是不善言辞的人啊?

小童的内心在狂喊,“不行不行!我一定还得说点啥?”

哦,对了,王总,昨晚上的“欢乐喜剧人”你们看了吗,哎呀,好逗啊......

王总一脸茫然,

啥人?

小童瞪大了眼睛,心想,“完了,挑了一个对方完全不知情的话题......”

啊,没啥,就是一个破综艺,不太好看......

小童再次看看了时间,总共才过去两分多钟;

小童的心里快要崩溃了,

“天啊!谁来救救我!”

2话题

我们仍在“关联的力量”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来自哈佛大学的“超理性谈判系统”。

解决谈判中情绪问题的第二个武器,是“附属和关联”;

因为这是另一种人性的基本需求,人们渴望在沟通中得到关联,

正如,

当你被当做对手,你就会感觉到孤立和疏远,充满敌意;

当你被当做同伴,你就会感觉到鼓励和温暖,愿意合作;

所以,“关联”就是人们之间的距离。

要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在谈判中发挥关联的力量,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因素:

话题。

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来和人交谈,其实是你的自由;

但对于希望在谈判中,改善两者关系,增加“关联”的人来说,用什么样的话题来聊天,就需要额外下点功夫。

3安全的话题

一般来说,常见的社交指导意见都劝告我们,要小心“选题”;

因为胡乱聊一些话题,会很冒险;

就算是和你觉得自己很了解的多年好友在一起,我们依然会在平常的聊天中,碰到一些尖锐敏感的话题;

比如,

中医;

狗肉;

转基因;

政治;

如果你想提前结束一些聊天,这些话题会让你屡试不爽。

所以,小心起见,很多人都会建议你选择“安全的话题”;

哪些话题才算“安全”呢?

比如,天气;

哇,今天的天气真不错!

这可能是全世界人民最安全的话题了,对绝大多数人免疫,就算你把它扯到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依然没啥大危险;

再比如,饭店;

我打算去吃一家网红店,你吃过没?好吃不?

民以食为天,聊吃的总错不了,就算对方不爱吃,这个话题也没啥危险;

再比如,交通;

今天堵死我了,你怎么到得这么快?

“堵车”是城市生活永恒的主题,没人喜欢,但人畜无害;

再比如,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我是余欢水”你看了吗?我为了追剧买的会员!

电视节目类的话题受时间限制,在一定期限内,可能效果会出人意料,而且至少很安全;

再比如,车;

听说特斯拉的Model3降价了?

大部分男人永恒的话题,当然并不见得所有人都喜欢“车”,但一样是个安全的话题;

实在找不到,还有最后一种,沉默;

别惊讶,在谈判中,有时与其冒着风险和别人瞎聊一气,还不如沉默,把话语权交给对方;

因为对你来说,错误的话题,可能让你和对方的“关联”更弱,“距离”更远,还不如沉默。

4“私人”话题

可是“安全”的话题,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

虽然上面介绍的话题看似“安全”了,但同时你也牺牲了“关联的力量”带给你谈判中的巨大收益;

因为这些安全的话题,大部分时候只是“寒暄”,未能真正建立“关联”。

那有没有同时兼顾“安全”,又能有效“关联”对方的话题呢?

有!

你应该去尝试和我们自身有关的“私人”问题。

正是因为那些“安全”的话题,如“天气”或“交通”,它们不会触及对方的敏感地带,同时也没有触及我们自己的敏感地带;

双方都用“非敏感”地带来交流,自然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

“私人”问题则不一样,它会把我们的隐私信息,暴露给对方,把对方带入到我们自己的世界里,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

尝试暴露自己“私人”问题的方法,通常可以采用“寻求建议和帮助”的方式来进行,

我的同事开会老是迟到,我提醒了很多次也没用,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教教我吗?

请注意到,这是在暴露自己的一个难题;

类似的还可以是自己的一个弱点、一个错误等,比如,

我就是减肥减不下去,我这肚子看着像个皮球,你的身材这么好,有啥秘诀能告诉我不?

我爸妈就是不肯跟我去体检,你有啥好的绝招能教教我?

那天我又没管住自己的脾气,把孩子骂了一顿,骂完我还后悔,你说我咋办?

我咋觉得这只股票好像有点不靠谱,现在卖了又可惜,你说呢?

尽管我们打开了很多个话题领域,难免对方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或错误发生在他们身上,但因为我们揭示的对象是我们自己,这一点敏感也不会演化成大问题;

5解决小童的尴尬

让我们回到文首的故事里,小童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今天的思路,来改变这“难熬”的五分钟;

比如,小童可以这么说,

王总,我每天开车来上班,但我是“新手上路”,又是个“女司机”,前天在车库里倒车还蹭了柱子,您一定很有驾驶经验,这车到底该怎么倒啊?

这是一个相对安全,又针对自己的“私人”问题;

对方会瞬间在脑海里建立一个,笨手笨脚的“新手”和“女司机”的形象,他一定有很多建议,哪怕带有嘲笑的意味;

嗯,这每天路上很多年轻女司机真的开车很不注意,我觉得你可以这样......

在这么一个“指导”性的对话之后,尴尬的气氛烟消云散,小童和客户之间的“关联”大概率增强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开口”问题,它至少可以让小童挨过那艰难的五分钟。

6小结

为了在谈判中发挥“关联的力量”,你需要选择“话题”的智慧;

追求安全话题并非最佳选择;

我们自己的“私人”话题,最容易产生“关联”。

我们是“伐木累”!

这里是“谈判思维”!

“关联的力量第四篇”待续

---桔梗(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zz/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