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社会中,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逐渐形成了“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尽管药食同源的概念被人们越来越熟知甚至用于商业炒作,虽然在我国各地也都有本地区的特色野菜和药用植物,但截至年被卫生部批准的药食同源目录仅包含种。那么,哪些日常食物可以当做药用,又各有什么样的功效呢?本文以东北地区的药食同源代表植物为例进行介绍。

食用与功效

薤白(AummacrostemonBunge):

别名小根蒜、山蒜,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7月,多生于海拔m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东北地区早春采集其鳞茎制作酱菜,嫩叶也可食用。元代农学家王桢曾说,“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食之有益,故学道人资之,老人宜之”。李时珍记载,“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鳞茎作药用,采集时连根挖起,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沸水煮透,晒干或烘干。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A。DC.):

俗名铃铛花、包袱花,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花期7~9月,多生于山坡、草丛间或沟旁。其肉质植根是东北朝鲜族制作泡菜的重要原料。一般将鲜桔梗洗净,剥去外面黑皮,轻轻挤去水分,投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切片或撕成条状后制作拌菜。张仲景《伤寒论》记载,“治寒实结胸,用桔梗、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刮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3h,挥起,或去芦切片,晒干。主治咳嗽瘊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

紫苏(PerilafrutescensBritt.):

俗名白苏、赤苏,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花期8~11月,多生于高山、草甸、林下、林缘、河边或山坡荒地。其茎叶是腌制咸菜的原料和烹制各种菜肴的主要佐料,种子也已经开发出食用油。在欧美、韩国等有大量商业性栽培,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家庭菜园旁边常见的植物之一。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年历史,在古代,常把苏叶当茶制成饮料,长期服用。苏叶茶可以解毒健胃,宋仁宗时曾被翰林医官院定为“汤饮第一”。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中医认为,紫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Druce):

俗名萎蕤,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5~6月,多生于凉爽、湿润、无积水的山野疏林或灌丛中。根状茎为可作高级滋补食品用于煲汤、炖菜和制作饮料。古人称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秋天采挖,除掉须根,洗干;争,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至无硬心,然后再晒干。

菊苣(CichoriumintybusLinn.):

俗名苦苣、苦菜,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滨海荒地、河边、水沟边或山坡。其嫩叶是东北地区早春食用的野菜,常洗净后拌酱食用。根含菊醣及芳香族物质,可提制代用咖啡;在医药上,从根中提取的苦味物质可提高消化器官的活动能力,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一Mazz.):

俗名婆婆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东北地区早春食用的最常见野菜,可蘸酱生食或水焯后,剁碎,加佐料调成馅。《本草经疏》记载,“蒲公英味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时节采挖带根的全草,去泥晒干,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藿香(AgastacherugosaO.Ktze.):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其嫩茎叶为野味之佳品,在民间流传很广。可凉拌、炒食、炸食、做粥,亦可作为烹饪佐料或材料。因其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故某些比较生僻的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用其丰富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东北各地一些特色炖菜常用藿香和紫苏去除腥味和膻味。作为药材收获时除去残根和杂质,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人参(PanaxginsengCA.Mey):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虽然在东北各地人参一直作为药膳食用,但直到第二批才被卫计委增补为药食同源植物,可见对这种植物的食用是比较慎重的。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玫瑰(RosarugosaThunb.):

蔷薇科多年生灌木,原产我国北方。玫瑰花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含量高,玫瑰花可制作各种茶点,如玫瑰糖、玫瑰糕、玫瑰茶等。早在宋代时期,那时中国民间就有用糖腌渍玫瑰花瓣而制成的“玫瑰花酱”。玫瑰花茶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论述,称其具有软化血管、通经活络、明目排毒等功效。药用玫瑰为其没有开放的花蕾文火焙干,最明显的功效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起到去口臭、镇静、安抚等效果。

欧李(CerasushumsSok.):

蔷薇科多年生灌木,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果实似大果樱桃,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鲜食或加工成果汁,含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尤其是钙元素的含量比一般的水果都高并为了突出其钙含量高这一特点,其商品名叫“钙果”。欧李果实在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康熙皇帝从幼年时就对食用欧李情有独钟,甚至曾派员为皇宫专门种植。欧李种仁为中药材一郁李仁,早在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便有了详细的记载。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干燥,有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功效。用于肠燥便秘,小便不利,腹满喘促,脚气,浮肿。

结语

由以上介绍不难发现,药食同源植物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结果,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各有侧重:(1)传统野菜,如薤白、蒲公英、桔梗等本身可以食用,蒹具一定药用价值。(2)传统药材,如人参、藿香、玉竹等主要作为中药,同时又有滋补作用。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材料大约有90多种,每款原材料都有本身的功效,小编就不一一介绍了,针对公司产品有不了解以及需要咨询的朋友们,可以致电,欢迎您的来电!

赞赏

长按







































硫酸铜溶液颜色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lingmaom.com/jgjg/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