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清热解毒,助五脏除湿,堪称中药里的
在中药中,甘草是一种极为常见,极为普通,也极有药用价值的一味中药。 李东垣说:“甘草,……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可见,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补三焦的功能。甘草也是一种可以帮助五脏除去湿热大毒的药材。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的功效作用包括可以治疗咳嗽,胃溃疡,口腔溃疡,回肠炎,漏肠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和克罗恩病。如今,甘草提取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其主要成分是甘草酸,这也是甘草有甜味的原因所在。甘草的功效主要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临床应该 甘草在临床上的运用相当广泛,这主要得力于它调和诸药、解百药之毒的功能。甘草就好比医药王国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处处缓和矛盾,调解纠纷,劝善救人。所以在中药里,甘草享有“国老”的美誉,也被人们称为中药里的“和事佬”。不过,甘草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对于正受困于湿热带来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来说,它可算得上是福药,经常服用,能帮助五脏除湿热。 1、脾胃虚弱、倦怠乏力、中气不足。有助黄芪补气之功。 2、心气不足、心悸气短、脉结代。常助人参、阿胶等补气血。 3、疮肿疮毒、咽喉肿痛。可单用或助连翘、牛蒡子等解毒利咽。 4、咳嗽痰多。可助麻黄、杏仁等治风寒咳嗽。 5、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常与白芍相须补阴血。 6、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应用。 食用价值 可见,甘草确实能清热解毒、调补三焦,对于祛除湿热大毒有很大的帮助。但作为药物的甘草要如何使用才最好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它来泡茶喝。 甘草茶 原料:炙甘草5~10克,绿茶3克 做法: 先将甘草碾成粗末 两种食材一同置于茶壶或者保温杯中,冲入适量的沸水,加盖闷10分钟左右既可饮用 每天1剂,可视情况续水,以味淡为宜。 功效:益气健脾,调补三焦,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祛痰止咳。既可清除湿热,又对腹胀、腹痛便溏,食欲不振、身体劳倦、五心发热、咳嗽咳痰、咽喉肿痛及消化性溃疡等患者有食疗作用。 甘草既然可以泡茶饮用,那它理所当然也可入粥、饭之中服用。对于脾胃湿热、没有胃口以及常常出现口气难闻的朋友,就可以每天用甘草加上1~2个乌梅煮粥吃。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含甘草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组方由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等中药组成。金银花、板蓝根有较强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菌生长,破坏超微结构,从而发挥抗感染作用;苦杏仁可抑制延脑中枢,缓和炎症对其刺激,与瓜蒌配伍具有清热、化痰、镇咳作用,作用显著而持久;麻黄能抑制气管炎症性刺激,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而发挥显著平喘作用;石膏具有解热作用,使产热减少而发挥明显的解热效应;甘草能明显促进咽部和支气管黏膜分泌,稀释浓稠痰而使其易于咳出而发挥祛痰作用。上述诸药合为一剂,构成抗菌、消炎、止咳、祛痰、平喘、退热之功效。 感冒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会有发热、咳嗽的症状。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专门针对热症、止咳研究而成的新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体表现是:时间短、见效快、抗菌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等优势。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在缓解发热症状,肺部炎症吸收等方面,临床疗效明显,且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jg/8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产地当归黄芪龙胆草益母草吴茱
- 下一篇文章: 养猪丨跟皇帝内径学春季养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