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119/4293352.html
[摘要]:目前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忽视微肥的施用,导致土壤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打破了土壤的营养平衡,影响中药材生长。微肥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调节土壤养分平衡、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本文综述了Zn、Mn、B微肥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对中药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微肥的土壤生态效应和中药材生态种植中的施用技术,以期为我国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微量元素肥;药用植物;土壤;生态种植微量元素肥料,通常简称为微肥,是指含有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相对于常量元素而言,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其却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对药用植物作用很大;也是植物体内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能有效促进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的合成,可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同时,微量元素还是药用植物药效成分的构成因子,能够影响植物化学成分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药效成分的含量及药效。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土壤都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会限制大量元素营养功效的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影响环境健康。有学者证实,将Zn、Mn、B等微肥用于种植当归、蒙古黄芪、附子等药用植物,能有效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但过量施用微量元素亦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影响,甚至产生污染。本文对Zn、Mn、B微肥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对药用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微肥的土壤生态效应和中药生态种植中的施用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微肥在中药生态种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1微量元素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1Zn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现已发现,Zn是许多酶的组分和活化剂,如乙醇脱氢酶、碳酸酐酶(CA)、RNA聚合酶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Zn参与呼吸作用及多种物质代谢过程,缺Zn时植株会出现茎部节间短、莲丛状、叶小且变形、叶缺绿等症状。Zn能参与生长素的代谢,促进植物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还可促进生殖器官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1.2Mn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Mn在植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促进氮素代谢,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状况等,这些作用通常是通过Mn对酶活性的影响来实现的。Mn是核糖核酸聚合酶、二肽酶、精氨酸酶等酶的活化剂,可促进氨基酸合成为肽,有利于蛋白质合成。植物体内普遍存在Mn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保护光合系统免遭活性氧毒害以及稳定叶绿素的功能。缺Mn时植物会出现叶脉间缺绿的现象。Mn还能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1.3B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B在植物体内主要以B-形式存在,其细胞膜的渗透性较差,不易移动。B不是酶的组成,不以酶的方式参与营养生理作用,不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B的主要功能为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参与半纤维素及细胞壁物质的合成,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调节酚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提高豆科作物根瘤的固氮能力。B的重要营养功能之一是参与糖的运输,但其运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硼酸与顺式二元醇可形成稳定的脂类,可作为细胞壁半纤维素的组分。缺B时大部分的呼吸基质流向磷酸戊糖途径,形成大量酚类化合物,导致植株嫩芽和顶芽坏死,顶端优势丧失,分枝多。植物各器官中,花中B的含量最高,缺B时会造成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2微肥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微肥的合理施用能促进药用植物营养成分、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过量的微量元素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窦明明等人研究发现,在合理施用N、P、K的基础上分别施用Zn肥和B肥可以有效促进川泽泻各项生长指标,提高产量效果显著。路喆研究发现,在N、P、K充足的土壤上,单施浓度为mg·L-1的Zn肥、mg·L-1的B肥和mg·L-1的Mn肥较CK相比,兰州百合鳞茎产量分别增加7.4%、17%和13%。谢建军对甘草叶面喷施Zn肥,研究其对甘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发现0.4%浓度Zn肥处理甘草株高、根粗、主根长和产量对比清水处理均有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9.91%、11.36%、22.40%、32.74%。徐扬等人采用沙培试验测定不同B浓度下杭菊的生长情况,与不施肥相比,B肥浓度为1.4mg·L-1时能显著提高蕾期杭菊植株茎秆干物质量和花期植株叶片干物质量,可以显著提高杭菊花的产量,增产幅度可达39.02%,但较高浓度的B肥则显著降低其产量。AlamerKhalid等人采用温室试验,研究叶面配施Zn肥(0mg·L-1、50mg·L-1、75mg·L-1、mg·L-1)对万寿菊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mg·L-1时其植株有最佳生长和最高花序产量。Nanda等人将决明子种子分别在不同浓度(0mg·L-1、1mg·L-1、10mg·L-1、50mg·L-1、mg·L-1和mg·L-1)的含Zn的Knop培养基上发芽,研究不同浓度Zn对决明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种子发芽率在1mg·L-1以上开始下降,在mg·L-1时出现最大抑制,分别为对照的40%和25.0%。平均茎长和平均根长也有所下降。HabibaBalafrej等人也提出高浓度的Zn会抑制植物的生长。3微肥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有学者研究,合理施用微肥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Mn、B、Zn微肥还能促进药用植物营养成分、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蒋向辉等人通过土壤分别根施Mn、B、Zn微肥研究发现,3种微肥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积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蒋婷研究发现,Zn对金钗石斛中的多酚、黄酮和多糖含量均表现出低促高抑作用,μmol·L-1处理时能显著促进其含量。宋宁采用盆栽种植桔梗,根外喷施不同浓度的Mn、Zn研究其对桔梗主要药效成分桔梗皂苷D的影响,结果表明Mn浓度为8.86mg·盆-1,Zn浓度为8.86mg·盆-1时桔梗皂苷D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6%、5.7%。ShenXF研究了丹参根际土有效态微量元素与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有效N、有效B、有效Mn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陈雨等人研究发现,对瓦布贝母叶面喷施适量的Zn、B肥,以不施微肥为对照,使瓦布贝母增重率.75%,总生物碱含量0.43%。万宇婷在大量元素正常供应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增施Zn、Mn、B3种水溶肥种植灯盏花药材,结果表明,增施Zn肥有利于提高野黄芩苷含量和总咖啡酸酯含量;Mn肥施用对灯盏花野黄芩苷收获量、总黄酮收获量和总咖啡酸酯收获量的影响较小;B肥降低了野黄芩苷收获量。4微肥对土壤生态的影响王炎等人对苦荞叶面喷施低中高3个浓度的B肥,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B肥对苦荞根际土壤速效养分、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B肥浓度升高,pH先降低后升高,对照和高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适宜浓度的B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茹淑华等人研究发现,化肥与Zn肥长期配合施用与单施化肥比对,土壤0~20cm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土壤速效钾与有效Zn含量有显著增加。汪亚会研究生物炭配施Mn肥施入土壤后,土壤中的有效态重金属Cu、Ni、Zn、Cd含量均比对照组低,分别降低了22.91%、24.53%、10.12%、15.15%,可应用于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钝化。5中药材生态种植中微肥的施用技术微量元素营养调控正逐渐成为现代高效生态化农业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要维持植物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平衡,提高微肥肥效,避免因施用不当造成对植物的不良影响,就要注重微量元素的研究和应用,科学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本文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有机肥在中药材生态种植中的施用技术。不同植物对不同的微量元素有不同的敏感程度和敏感期,需要量也有差异,因此应结合药用植物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微肥和使用方式;不同类型和质地的土壤其养分不同,因此应针对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供应状况合理施用微肥;微肥用量过大时,易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或对人畜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施用微肥时要严格控制好施用量,务必做到施用均匀,以防局部土壤肥料浓度过高导致植物中毒;施用微肥时应注意天气情况,施用方式为叶面肥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影响微肥效果,也应避免下雨天气施肥;从节约利用资源角度出发,结合新的技术提高微量元素肥的利用率,如采取纳米技术、螯合、结合等方法。6讨论与展望综上所述,施用适宜浓度的Mn、B、Zn微肥对中药材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对微肥的研究和施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微肥对中药的研究,只证明了某些营养元素对中药产量和药用有效成分存在影响,关于其作用机制和微量元素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甚少;微肥对中药材的施用量、施用方式(叶面喷施或灌根)、施用时间缺乏因地制宜的针对性研究;施用微肥后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中药材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含量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完善这些不足,深入且全面地研究微肥对药用植物的影响。参考文献:略

声明:本文摘自期刊“农业与技术”,分享仅为传播中药行业相关知识,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有异议,将做删除处理。

彭桐;王引权;李钦;雒军;安培坤;姚阳阳-《微肥对药用植物生长品质的影响及生态环境效应》

相关文章: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产生及其利用策略与资源化模式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研究

中药材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jg/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