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河边很多这种东西,别误食寄生虫多达
永福河边这种螺,相信大家都见过!近日浙江海宁市民朱先生爆料“五一”期间他为儿子抓鱼结果一网下去捞上来两个东西还蠕动产下粉色的小东西看着有点起鸡皮疙瘩……他不知道这粉色的小东西是啥上网一查有点怕这是福寿螺的幼卵而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朱先生家住硖石街道南漾村,“五一”假日期间,因为小孩子比较好奇,他想抓些小鱼、小虾给儿子看看,在家附近的池塘里用网一捞就捞到了两个螺。 两个螺被放入塑料桶里之后,螺马上就爬到了塑料桶上面产下了粉色的卵,第二天又产了一些卵。“怪恶心的,现在已经处理掉了。”朱先生告诉记者。 因为朱先生没见过福寿螺,刚捞上来时以为捞到了田螺,还和自己的朋友说应该是可以食用的螺。 后来因为亲眼看着螺产出了粉色的卵,觉得不像是田螺,想趁此机会让孩子了解相关知识,就百度找了相关资料,结果发现是福寿螺! 据资料记载,福寿螺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万-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王女士表示,去年这个时候福寿螺也在小区池塘爆发了,去年她向社区相关负责人反映后,社区问过专业部门可以用拍打的方法治理,随后社区志愿者和物业的相关人员采取人工拾螺、用竹竿打卵的办法处理。 如果大家最近在河边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也不用怕可以把它们揉碎、剥落!父母也要严禁孩子单独去河边玩耍更不要好奇这种粉色的螺卵而去拨弄螺卵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条寄生虫 人们为什么会“谈螺色变”,这里不得不说这件事——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条,多的达条。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其实大家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虽然身为管圆线虫的宿主,但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 快戳下图↓这些食物别生吃了,转发提醒身边吃货! 来源:柳州晚报、广州日报 永福网综合编辑 责编丨桔梗 提醒:遇突发事件、维权投诉、本地趣闻…均可到我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gx/8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枣树在这种土里长才能最好,你知道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