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甘草是中药中应用率最高的一味药材,早在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甘草列为药之上乘,称其具有坚筋骨、长肌肉、增气力和解百毒之功,而明代名医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种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南朝医药家陶弘景所箸的《名医别录》称甘草为美草、蜜草,并誉之为“众药之王”。

甘草系豆科甘草属植物的总称,在国外对甘草的应用也极为久远,早在公元前年,在《希拉克底全集》中,已记载了甘草的使用。从年开始,甘草被列入美国药典的法定药物。现在,英国、法国、德国以及许多国家的药典中仍保留着甘草。古代对甘草的应用不同,东方多用作解毒,西方则用作祛痰剂和镇静剂。其药性和缓,能调和诸药。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甘草可以调和诸药,能解百毒。

甘草的功效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7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8.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9.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10.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11.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甘草的药用毒性

久服大剂量甘草,可引起浮肿。有关研究还发现,甘草制剂有损性功能,每天服用28克甘草,可导致男性的性欲降低和其它形式的性无能,停药4天后可恢复。甘草还可抑制皮质醇的转化,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和低血钾症。因此,对于有性功能减退、高血压及浮肿的患者,不宜使用甘草。

甘草的使用妙方

甘草的使用妙方

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小儿撮口风。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一天服尽。

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口疮。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背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不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各种痈疽。用甘划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国老膏”。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初起乳痈。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成脓破口,便难治好)。用甘划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温服。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汤火伤。用甘草煎蜜涂搽

要好甘草加她

长按上图,识别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勫悧
鍒樹簯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lingmaom.com/jggx/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