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这个病灶不清,既会导致肺燥肺阴虚,又会慢慢导致肾阴虚,想滋阴润燥都没办法。

中秋之前还有一个节气——秋分,谚语道: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风邪易侵袭人体的体表。谚语叫提防风的意思,就是叫人注意提防感冒。最近很多同事都中招感冒了,如果不注意治疗,就会留下一个病灶,导致你整个秋天乃至来年都是燥热的体质,怎么滋阴都没用。

现代医学角度看,人普通感冒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普通感冒,可以通过捂汗、热水澡来自己康复。但是不是每个感冒都能全部自愈呢?

如果人抵抗力在,正气胜过邪气,不吃药就能把邪气从鼻涕、痰、大小便等通道排出来,只需补充水份,注意保暖,保证睡眠,最长不超过7天是可以自愈的,这和《伤寒论》里讲的一致。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伤寒论》

但如果体质羸弱,抵抗力不够呢?那如果没有外界帮助,邪气就会留在肺里面,或者传变到别的经络,就出现感冒拖尾缠绵的情况。

其实就是一种邪气没被扫荡尽,但人体正气不足,正邪气胶着的情况。

这些余留的邪气我们可以称之为「伏邪」,而伏邪中痰饮性质胶着难去,最为常见的就是「伏痰」了,中医痰的概念很广泛,痰可以是看得见咳出来的有形之痰、也可以是无形之痰,痰无所不至全身都能去,所以很多怪病久病都可以受它影响。

「伏痰」——让你滋阴白忙活的幕后黑手

中医有一个概念叫:郁久化火。郁就是不顺畅,不流通。这样时间长了就会转化成具有火热特性的东西,而火热特性的东西,会消耗津液等阴份的东西。

根据五运六气,尤其是今年年,庚子年,阳明燥金在泉,在金运太过的基础上再加上燥金之气,燥性更容易化火。

而「伏痰」正是这样在不断炙烤着身体里的阴份,滋阴来的还不够它消耗得快。

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肺)金生水(肾),肾中阴份需要不断地从肺中生成储存下来,而「伏痰」化火慢慢地烧灼耗损肺的津液,使肺变得干燥,无水化源进入肾中,慢慢的肾阴也会不足。

看来伏痰这把火不除,怎么滋阴都是白忙活啊!

体内「伏痰」的人有什么表现?

1.久咳不愈。(肺之门户为喉)

2.慢性鼻炎迁延不愈。(肺开窍于鼻)

3.支气管炎。(肺之门户为喉)

4.喉咙经常有痰黏着难咳出。(肺燥邪难出)

5.一到秋冬咳嗽的老毛病就会加重。(秋燥加剧冬内热加剧)

6.油烟、粉尘耐受差,很容易咳咳呛呛。

7.喉咙干痒经常上火,单纯滋阴降火日后又复发。

8.皮肤不好经常又干又痒。(肺主皮毛)

这时候要彻底改变这种格局,要要滋阴和清理伏痰一起进行,缺少其一效果都不好。

清理伏痰要先「加水」再「祛痰」

大家都有洗过锅,就像一个锅底烧糊了,清理干净焦糊最快的办法是先加水,再烧开,最后糊渣融进废水里轻轻一擦就干净。

单纯干刷锅(祛痰),或者用水冲(滋阴)都不能彻底洗干净锅。

在肺里理解是一样的,当伏痰久郁居肺内,化成的火气把肺里正常的津液都烧干了(炼津为痰),这时候那些焦糊的邪气黏在肺里面不容易出来,所以就会经常有咳痰不爽、久咳不愈的症状。

两个方法揪出「伏痰」?按揉4个穴位

另外「伏痰」又容易化热,所以需要配合一些清化热痰的穴位。

但痰为病,病因多种多样但总离不开肺、脾、肾三脏的病变。所以选穴方面,可以参考以下方向。

■肺经清郁火——选鱼际穴、孔最穴:

鱼际穴、孔最穴有清肺泄热、肃降肺气的功效,对「伏痰」久居化热的情况能很好的处理,又孔最为肺经郄穴(肺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按揉此处,帮助宣畅肺气,打开痰饮郁结作用较强。

用拇指或食指点按鱼际穴80-下,一日2次;用拇指或食指点按孔最穴80-下,一日两次,具体次数以有酸胀感为度。

■脾胃祛痰——选丰隆穴:

因为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元?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

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揉按丰隆穴30-50下,再逆时针按30-50下,一日两次,具体次数以有酸胀感为度。

■肾经补水——涌泉穴:

对于上部炎症,咳嗽气往上行,肾不能封藏纳气的情况,涌泉能导引上部气血水火下行,激发此处激发全身水液的循环利用,穴如其名使水如泉涌,对(肺)金不生水(肾),导致的肾阴枯涸能很好的兼顾。

按揉涌泉时,可盘腿而坐,用拇指点刺涌泉穴次,一日两次。揉按的顺序宜由上而下,以涌泉穴收尾,帮助肺气的肃降纳摄归元。

?食疗方:紫苏白果膏

■推荐理由一:此方由中医科学院张教授调配,其中选用玉竹正是采用先补水,再祛痰之法,正对应能祛伏痰胶着之性。

:紫苏子、白果、玉竹、桔梗、杏仁、甘草、蜂蜜。

-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

《药品化义》:「苏子专利郁痰。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白果:敛肺气,定喘嗽。白果有治哮喘,痰嗽的作用。

《本草便读》:「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

-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玉竹这味药走气分,补津液加水份,让痰有化生之源,是此方的点睛之笔。

-桔梗:宣肺,利咽喉,祛痰,排脓。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草纲目》中说,「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

此方寒温并用,温药是因为痰饮为寒邪非温不化,寒药是针对「伏痰」久郁常化火的情况,所以无论寒痰、热痰都可以化,整体方平和凉润,化痰润燥,适合肺燥鼻咽不适之人。

▲秋分特惠单盒62,三盒,截止28号

此方都是药食同源之食品,是日常调理的好帮手。

■推荐理由二:膏体工艺完备,浓厚粘稠,材料十足。

倒出来的膏体浑厚又通透,这种品质只有充分析出药材精华,又慢火耐心浓缩数十个小时才能达到的丝绸感。一滴浓缩等于在水中熬了几十分钟的药汁。

■推荐理由三:专属权威检测,安全无添加。

适合人群

1.久咳不愈的人群。

2.感冒拖尾鼻塞、流鼻涕的人群。

3.经常咽喉不适的人群。

4.经常在粉尘环境的人群。

5.经常口干咽燥的人群。

6.经常抽烟的人群。

7.怎么滋阴都咽喉鼻部上火的人群

:糖尿病人群、脾胃虚寒便溏人群、发烧人群(医院治疗)

▲秋分特惠单盒62,三盒,截止28号

:服用后痰开始变多,容易咳出,咳痰浓稠成块,是肺功能恢复,开始排出邪气带出病灶的表现,是正常情况,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邪气排完就会恢复正常。服用的人群都有这种情况。

服用后开始排痰。

坚持服用把「伏痰」清理干净以后就没有痰了。

服用后效果杠杠滴!

紫苏白果膏的效果是持续回购和推荐给别人的资本。

:一盒10袋,一天一袋。推荐购买满一个月的量30小袋,刚好3盒特惠元,比单买原价要省29元。

今日秋分,凉风四起,五气之中风能胜湿,大风一吹地面上的水份就都挥发了。

但同时这股风刮起来,本来就肺燥的人,可就像土地缺水一样干裂开来了。所以秋季是哮喘、鼻喉炎症高发的季节。

提醒忙碌的朋友,工作再忙也要关心自己身体哦,不要过劳少熬夜,希望上述的穴位+食疗能帮助你顺利渡过又一个秋燥节气,在中秋国庆回家奔波之前调好身体,再安安稳稳地和家人团圆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cd/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