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63494.html

滕训辉(山西省药物培植场)

刘根喜(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山西站)

导读:桔梗野生状态下常分布于山坡、草丛及沟旁,对气候环境条件要求不甚严格,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耐旱耐寒及风害。本技术范围包括桔梗栽培的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及其产地加工方法,适用于北方地区桔梗的栽培与采收加工过程。

1种植环境的要求

1.1气候

桔梗野生状态下常分布于山坡、草丛及沟旁,对气候环境条件要求不甚严格,在海拔~m的山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耐旱耐寒及风害。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20℃,最适温度为20℃,能忍受零下20℃低温。

1.2土壤

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或含砂质壤土中植株生长良好。土壤pH值为6.5~7.0,土壤偏砂或偏黏也可。

1.3水分

怕积水,土壤积水易引起根部腐烂。

2种植模式

单作和林下间作、玉m间作,不宜连作。

3土壤耕作与整地

3.1基肥

亩施土杂肥-0kg,硫酸钾25kg、磷酸二铵10kg、三元素复合肥15kg。

3.2整地

施足基肥后,深耕30~40cm,整平、耕细、作畦。畦宽1.2~1.5m,平畦或者高畦畦高15cm,畦长不限,作业道宽20~30cm。

4播种与育苗移栽

4.1繁殖方法

桔梗可直播或育苗移栽,近几年来多以育苗移栽为主。

4.2直播

4.2.1播种期和播种量春、夏、秋、冬均可播种。春播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播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播量每亩1kg。

4.2.2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放在50℃温水中,搅动至凉后,再浸泡8~12小时,稍晾后可直接播种,也可用湿布包上,放在25℃~30的地方,盖湿麻袋催芽,每天早晚用温水冲滤一次,约4~5天,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也可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小时后播种。

4.2.3播种方法及质量要求在整好的畦上按20~25cm开沟,沟深2cm,将种子拌3倍细土(沙)均匀撒于沟内,覆土0.5~1cm,轻压。春播播后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地膜覆盖或覆盖麦穰,以利出苗。秋播上冻前浇一次封冻水。

4.3育苗

4.3.1育苗方式夏播秋植。

4.3.2育苗地的选择与准备即麦收后立即将麦茬耙掉,施足基肥,深耕耙细,整平做畦,畦宽1.2~1.5m。

4.3.3播种期和播种量育苗移栽以夏播为好,节约半季土地,产量高、效益好。亩播量5~7.5kg。

4.3.4播种方法及质量要求种子拌3~5倍细土(沙)均匀撒入畦面,覆土或细沙0.5cm,再覆盖2~3cm厚的麦穰。

4.3.5苗田管理经常保持畦面湿润,10~15天出齐苗后,于傍晚逐步搂出麦穰练苗。在苗高5cm按3cm×3cm间苗。7月中旬至8月下旬视苗情追肥1~2次,每次亩追磷酸二铵和尿素各10kg。遇严重干旱应浇水,遇涝要及时排水,以免烂根。

4.3.6种苗标准根上端粗0.3~0.5cm,长20~35cm。

4.4移栽

4.4.1移栽期秋后(11月中旬前后)至翌春发芽前。

4.4.2栽植密度~株/亩。

4.4.3移栽方法与质量要求随刨随栽,深刨起苗不断根。按大、中、小分级,抹去侧根,分别移栽。按行距25~30cm,株距5~6cm,开沟10~15cm深移栽,斜栽于沟内,上齐下不齐,根要捋直,顶芽以上覆土3~5cm。墒情不足时,栽后应及时浇水。

5田间管理

5.1间苗与定苗

直播间苗高2cm时适当疏苗,苗高3~4cm时按株距5~6cm定苗。缺苗断垄处要补苗,带土移栽易于成活。

5.2中耕、培土与除草

桔梗前期生长缓慢,易滋生杂草,应及时拔除,以防蔓延造成草荒。定植地先浇透水,待干湿适宜时立即浅松土一次,以免地面干裂透风,造成死苗。中耕宜在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进行。植株长大封垄后即可不用再进行中耕除草。二年生桔梗植株高达60~90cm,在开花前易倒伏,可在入冬后,结合施肥做好培土工作。

混合除草剂(50%甲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72%都尔乳油+45%草克星乳油)对桔梗进行处理,在田间表现为高效除草剂,防治效果能达到90%以上;它们单独使用表现为中效除草剂,防止效果为80%左右。

5.3追肥

苗期需追施稀薄人粪尿1~2次,促使幼苗生长。6月底增施花期肥,以磷钾肥为主,防止因开花结果消耗过多的养分而影响生长。入冬后要重施越冬肥,结合施肥进行培土。翌年春株高1m左右时,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配合追施磷钾肥,使茎杆生长粗壮,可防止或减轻倒伏。

5.4灌溉与排水

桔梗种植密度高,在夏季高温多湿时,应及时作好疏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造成减产。

5.5抹芽、疏花疏果与打顶

5.5.1抹芽移栽或二年生桔梗易发生多头生长现象,造成根杈多,影响产量和质量。故应在春季桔梗萌发后将多余枝芽抹去,每棵留主芽1~2个。

5.5.2疏花疏果桔梗花期较长,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疏花疏果可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可人工摘除花蕾,如用镰刀削去花蕾。或用多效挫,在盛花期喷施用,可阻止开花。也可在盛花期喷0.%-0.1%乙烯利,除花效果较好。

6病虫草害防治

6.1病害

6.1.1根腐病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发病期6~8月,初期根局部呈黄褐色而腐烂,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枯萎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注意轮作,及时排除积水。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作高畦。②整地时多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病力,每亩施石灰粉50~kg,可减轻危害,或每亩用5kg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发病时可用50%托布津0倍液浇注防治。③及时拔除病株。

6.1.2紫纹羽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危害根部,先由须根开始发病,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黄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后变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内腐烂,外表菌索交织成菌丝膜,破裂时流出糜渣。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渐发黄枯萎,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切忌连作,实行轮作倒茬;拔除病株烧毁,病穴灌5%石灰水消毒。

6.1.3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病叶上布满灰粉末,严重至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发病初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白粉净倍液喷施或用20%的粉锈宁粉倍液喷洒。

6.1.4炭疽病7~8月高温高湿时易发病,蔓延迅速,植株成片倒伏死亡,主要危害茎秆基部,初期茎基部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至茎秆四周,后期病部收缩,植株倒伏。

防治方法:在幼苗出土前用2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预防,发病初期喷1:1: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每10d喷1次,连续喷3~4次。

6.1.5轮纹病和斑枯病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连续喷2~3次。

6.2虫害

6.2.1根线虫病受危害时,根部有病状突起,地上茎叶早枯。

防治方法:施入1kg/公顷茶籽饼肥作基肥,可减轻危害,播前用石灰氮或二溴氯丙烷进行土壤消毒。

6.2.2拟地甲:危害桔梗根部.

防治方法:可在3~4月成虫交尾期与5~6月幼虫期,用90%敌百虫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0倍液喷杀。

7种子(种苗)的生产

7.1种质资源

7.1.1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该属植物仅此1种,

7.1.2白花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var.albumHort.被认为是紫花桔梗的一个变种。

7.2品种

7.2.1太桔1号安徽省太和县高效农业开发研究所选育。

7.2.2九桔兰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野生桔梗优良品种。

7.2.3桔梗同源四倍体中国药科大学培育的多倍体新品种。

7.3种子田的建立与管理

对二年生留种植株应在苗高15~20cm时进行打顶,以增加果实的种子数和种子饱满度,提高种子产量。

7.4种子的收集与储存

在9~10月间,蒴果变黄时带果柄摘下,放通风干燥的室内后熟23天,然后晒干脱粒。桔梗种子必须及时采收,否则蒴果开裂,种子易散落。

7.4.1性状卵状椭圆形,黑褐色,具光泽,种皮有极细的条纹。种子一侧具有种翅,种脐位于略窄一端。

7.4.2指标

桔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指标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发芽率(%)

94.06

75.37

32.84

生活力(%)

91.64

79.46

34.48

千粒重(g)

0.97

0.96

0.96

净度(%)

96.61

95.87

95.17

水分(%)

6.35

6.09

6.17

7.5特性与寿命

种子寿命为1年,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发芽率也随之降低,多贮藏一个月,发芽率平均下降15%。贮藏到十二个月后,发芽率仅百分之十以下。桔梗种子在高温(30℃)、高湿(RH为97%或75%)条件下贮藏60d,即完全丧失发芽能力;在贮藏温度5℃、RH15%,或者温度15℃、RH43%的条件下,可以安全贮藏。0℃~4℃干贮种子18个月,其发芽率比常温贮藏提高3.5~4倍。

8采收与产地加工

8.1采收

8.1.1采收部位根。

桔梗质量以根条肥大、色白或略带微黄、体实、具菊花纹者为佳。

8.1.2采收年限播后2~3年收获。

8.1.3采收期桔梗合理采收期春季为5~6月份、秋季为9~10月份。以秋季采者体重质实,质量较好。

8.1.4采收方法割去地上部分,机械采挖。

8.2产地加工

鲜根挖出后,去净泥土、芦头,用竹刀、木棱、瓷片等刮去栓皮,洗净,晒干或烘干。皮要趁鲜刮净,时间长了,根皮就难刮了。刮皮后应及时干燥。桔梗收回太多加工不完,可用沙埋起来,防止外皮干燥收缩,这样可容易去皮。

8.3产量

一般产量鲜桔梗~1kg/亩,干约合公斤左右,折干率为30%。

8.4规格等级

桔梗为统货。以条粗均匀,坚实、洁白、味苦者佳。条不均匀,折断中空,色灰白者质次。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桔梗皂苷D(C57H92O28)不得少于0.10%。

8.5包装与储存

用麻袋或编织袋包装,置阴凉干燥处储存,防潮、防生虫。

9技术要点

9.1提高桔梗产量六要素

优选品种产量高;深翻细耙选好地;抓住春季搞条播;地膜覆盖保全苗;重施基肥巧追肥;精心管理适时挖。

9.2选择优良品种

安徽省太和县高效农业开发研究所经过6年的时间,从自然变异单株中,通过系统育种的方法选育出药食兼用的桔梗新品种太桔1号,比普通桔梗产量高20%~50%。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野生桔梗优良品种九桔兰花,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国药科大学高山林利用人工诱导桔梗同源四倍体,结合组织培养扩繁技术培育出高产、高药效成分含量的多倍体新品种。

9.3合理密植

行距17-20cm,株距3-5cm。过密,植株生长细弱,易遭病虫危害。过稀,产量低。采用宽幅条播法的适当间苗,苗不拥挤即可,不必过多的去苗。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9.4肥水管理

桔梗系喜肥植物,在生长期间宜多追肥。特别在6-9月是桔梗生长旺季,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视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肥料以人畜粪尿为主,配施少量磷肥和尿素(禁用碳酸氢铵)。一般亩施稀人粪尿、畜粪0-1kg或磷酸二铵和尿素个10-15kg。开沟施肥、覆土埋严、施后浇水、或借墒追肥。无论直播或育苗移栽,遇严重干旱时都应适当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9.5适时采收

许传莲等,测定了东北产不同生长期桔梗中桔梗皂普D的含量结果表明秋季9~10月桔梗中桔梗皂普D的含最高,进人秋冬季的11月含量急剧衰减,第2年春季4月含量也较低进人5月份开始营养生长,含量又开始上升。由此可见秋季9~10月份应为东北地区桔梗秋季合理采收期,春季则为5~6月份。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cd/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