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常吃的这种主食竟有这么多神奇功效
粥膳养生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偶尔吃一点粥可以生津护阳、开胃健脾。现在正式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喝粥更有清热解暑的功效,除了这些,粥还有哪些功效呢? 很多典籍中均有记载粥的妙用,例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粥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明代有位齐和尚说僧人爱吃粥:“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大文豪苏东坡也不乏赞美之词:“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嗝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01补虚解表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张仲景治疗太阳中风用桂枝汤,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服药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太阳中风即风寒感冒表虚证,虚弱之人感冒后不能耐受发汗解表药,而用桂枝汤合热粥扶正补虚,调和营卫。其中桂枝汤的作用是调和营卫,则用粥来补虚是不言而喻的了。 02补虚和胃 有些中药可用来攻病,但毒性很大,可引起脘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虚脱。 而粥可用来调和胃气,缓解消化道反应,例如——悬饮,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张仲景用十枣汤。十枣汤含有芜花、甘遂、大戟等剧毒药。 “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张仲景说得很明白,用剧毒药攻病后,用粥来调养。 宋代杨士瀛在《直指方》中也指出:“破癖须用芜花,行水后便养胃可也。” 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认为,用甘遂攻逐二便后:“吃白粥二三日为妙”。 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说在大戟攻逐“水气肿胀”后,“以粥补之”。 清代医家赵学敏《串雅外编》主要记载的是民间医疗经验。其中用轻粉、巴豆、硫黄敷脐治疗鼓胀。 这些毒药可谓虎狼之剂,所以强调“待至二五度(即腹泻二至五次),除去药,温粥补之”。 03解毒止泻 使用毒药是不得已而为之。使用毒药要懂得毒性,懂得中毒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解药。粥居然也是有些毒药的解药。例如—— 《伤寒论》认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可用白散。白散由巴豆、桔梗、贝母三药组成。巴豆含大毒,用量要严格控制,“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仍有一些病人中毒,表现为泄泻不止,解毒的对策为“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滇南本草》记载的是云南地区的民间医疗经验。 其中有用狼毒治疗水肿。狼毒是毒性很大的中草药,每次只能服五分。如狼毒中毒,“泻不止,冷粥补之”。 国粹中医提醒:中医养生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所以应该认清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王道。粥虽有多种功效,但任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量喝粥,由于粥中含有的水分比较多,很可能会稀释到消化液,也会增加胃的负担,长时间地喝粥还可能会导致胃消化功能减退,也会造成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所以任何食物或补品都需要适可而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jgcd/13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虚不受补用沙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