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初见桔梗,是在姥姥家的田边,在青青的绿棵上绽放出一片梦幻的蓝!桔梗花多呈铃铛状,花瓣为铃,花蕊为铛。每一朵桔梗花都是有棱角的,花半开的时候,花瓣是合在一起的,聚拢成一个僧帽状,所以桔梗花又叫“僧冠帽”;花开得最盛的时候,通身的蓝紫色,呈五角星状,微风拂过,一片绚烂!今日本草就说说——宣肺祛痰的桔梗。中药桔梗(《说文》:“桔,直木。”《尔雅》:“梗,直也。”本品《新修本草》谓其“一茎直上”。《纲目》云其:“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味苦,辛,性平

归肺、胃经

1、开宣肺气

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和,善上行,专走肺经,为肺经气分之要药。善开宣肺气、化痰宽胸而治咳嗽痰多。如治风寒咳嗽,痰白清稀,配紫苏、杏仁等,如杏苏散;治风热或温病初起咳嗽痰黄而稠,配桑叶、菊花、杏仁等,如桑菊饮;治痰阻气滞,肺失宣降,胸膈痞闷,配枳壳、瓜蒌皮等。

2、祛痰排脓

本品善利肺气、宽胸快膈,促进肺中脓痰排出,为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品。治肺痈胸痛发热,咳吐脓血,痰黄腥臭者,配甘草,即桔梗汤;或配鱼腥草、薏苡仁、芦根等同用。

3、开胸散结

桔梗并非理气药,但在气滞血瘀、痰阻所致的胸痹中经常应用。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为治疗胸中血瘀之专方。其用药以桔梗配伍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气机通畅有利于瘀血的祛除,与方中诸活血化瘀药起到协同作用。

4、利咽开音

本品善宣肺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之咽痛失音,均可应用。治热毒盛壅,咽喉肿痛,常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同用。

5、畅利二便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郁闭则大肠不能承肺气下行而致便秘。当肺气通畅,则可间接疏通肠胃,下输膀胱,因而对肠道疾病、小便不利等也有良好效果。桔梗能开肺气之结,与淡竹叶相配一开一利,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宣导淡渗,轻剂以祛实邪。此属“欲降先升”之治法,实乃《内经》“病在下取之上”以及“提壶揭盖”之法。

6、载药上行

桔梗能宣利肺气,有引药上浮入肺的作用,又有升提肺气的作用,可使病理之水湿由脾到肺而归于常道。《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治脾虚夹湿之证,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同时配伍桔梗宣利肺气以通调水道,又兼载药上行以益肺气。

内服:煎汤,3-15g;或入丸、散。

阴虚久嗽、气逆及咳血者忌服。

①《药对》:"忌猪肉。得牡蛎、远志疗恚怒;得消石、石膏疗伤寒。"

②朱震亨:"下虚及怒气上升者不宜。"

③《本经逢原》:"阴虚久嗽不宜用,以其通阳泄气也。"

①《本草经疏):"桔梗,观其所主诸病,应是辛苦甘平,微温无毒。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则腹满及肠鸣幽幽,辛散升发,苦泄甘和,则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矣。其主惊恐悸气者,心脾气血不足,则现此证,诸补心药中,借其升上之力,以为舟楫胜载之用,此佐使之职也。”

②《本草通玄》:"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世俗泥为上升之剂不能下行,失其用矣。"

③《本草崇原》:"桔梗,治少阳之胁痛,上焦之胸痹,中焦之肠鸣,下焦之腹满。又惊则气上,恐则气下,悸则动中,是桔梗为气分之药,上中下皆可治也。"

1.桔梗粥

材料:桔梗10克,大米克,

做法:桔梗洗净,先加清水浸泡30分钟,留水适量煎汁,煎好的汁倒入锅里,倒入洗净的大米,煮粥即可。每日1次。

功效: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干咳难咯等。

2.桔梗蜂蜜茶

材料:桔梗10克,蜂蜜适量。

做法:桔梗洗净后放入茶杯里,冲入沸水,盖上盖,焖5-10分钟,等变温后加入蜂蜜,搅匀即可,每天喝一剂。

功效:利咽化痰,治疗咽喉干痒不适、慢性咽炎、干咳等。

再次强调:阴虚久嗽、气逆及咳血者忌服用桔梗!中药治疗最医院进行诊疗后才可,千万不要自己抓药进行治疗,还有就是桔梗服用的时候是比较忌讳猪肉的。文中桔梗食疗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灵素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gcjg/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