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是临朐的特产之一,从野生采集到规模种植,从默默无闻到大名鼎鼎,风雨50年,真实见证了临朐丹参的坎坷历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供销社、粮所等部门,发挥着统购统销的作用。和其他物品一样,中药材也由供销社统一收购,上交县药材公司。当时在辛寨公社文化站工作的苏焕俊,分配到辛寨公社供销社协助工作。那时益母草很多,当地老年人都采来晒干,卖给供销社。几年后供销社系统进行改革,不再统购统销,实行双轨制,又逐步实行自负盈亏,供销社就不收益母草了,这给远道而来的老人带来很大不便。他到县药材公司一打听,才知道不是县公司不收,而是辛寨供销社嫌收购的益母草不多,还得找地排车送到县公司,利润太低。了解真相后,他就有了自己收购药材的想法,一来方便群众卖药,二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三来可以挣钱养家。八十年代,国家支持个体经济发展,他便联系几个人想一起做药材生意,但那些人心里没底,怕亏本不愿干,他只好自己连借款加贷款,成立了临朐县茂源中药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药材购销业务。他边干边学,医院、药材公司请教学习,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在辛寨引起很大反响,仅霜桑叶一种药材,每年就购销吨,排队交货的篓子长达2公里。随后他又去潍坊药材站联系,开始收购紧俏的红茜草、半夏、刘寄奴、白茅、白头翁、丹参,成为当时最大的中药材收购商。年,由业内人士引荐,苏焕俊结识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丁兆明,丁兆明派张永清来临朐,与苏焕俊一起,对每个乡镇的中药材品种、面积、药用成分进行了实地考察,从此坚定了他发展中药材的信心和决心。年,在分管县长于春华、科委主任刘继然、镇长刘树信鼓励下和支持下,苏焕俊牵头成立了临朐县中药材协会,医院饮片供应处提供丹参,建设了提取车间,从苦参中提取苦参碱,作为杀虫剂。成立临朐县汉鑫中药材有限公司,建设亩中药材基地,向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湾出口桔梗等中药材。年,由于身体原因,苏焕俊离开临朐,去浙江疗养。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用量增加,采集野生药材受到极大限制,发展药材种植成为必然趋势。年,寺头镇下洋河村杜益营去东北打工,年回家麦收时,去南山责任田锄二遍烟,看到地边有几棵野生丹参结了种子,他忽然动了心思,要是能种丹参,就不用再去荒山野坡刨野生的了,行不行先试试再说。他小心翼翼地把丹参茎秆折断,连种子一块带回家,放在做豆腐的“酱盆”里晒干,搓出黑色种子,撒在了水库边打完麦场的场院里,看能不能出苗。让他惊喜的是,丹参不仅出了苗,还能安全越冬。年春天,杜益营刨出丹参苗,栽植在黄烟垄里,当年丹参都结了种子。四大爷杜长贵看到后,去折了几棵,又到山坡割了些野生丹参,一起晒出种子,在场院里育了半分地的苗子。年,杜长贵把自家种烟的地全部种上了丹参,秋后打了种子,专门拿出3分地育苗,开始卖苗子。周围老百姓看到种植丹参比种植黄烟效益好,都纷纷买苗种植丹参,丹参苗交易开始火爆。年,杜长贵卖丹参苗收入元,盖起了崭新的庭院,让本村人十分眼热。随后丹参育苗和丹参种植持续升温,十分红火。本村刘义庆、冯永秋等,不仅自己种植丹参,而且开始了丹参收购,在本村形成了小市场,上洋河、福泉、东峪、于家沟、花龙潭等周围村民,都来下洋河买苗子、卖丹参。年,丹参每斤2.8元,每亩出产干品0多斤,收入元。以后面积逐年扩大,但价格起伏不定,效益不稳,—年,每斤丹参干品0.3元,低到了白菜价,每亩收入不到元。而丹参育苗效益一直看好,—年大面积育苗,当时每亩收丹参苗斤,每斤7--8元,亩收入1.5万元。年,洋河村杜成国通过阿里巴巴,把6万株丹参苗发往陕西商洛地区。—年,丹参价格犹如“过山车”,低时每斤1.2元,高时每斤11.5元,让人心脏很受伤。

“花为媒”“铁弓缘”是传统戏剧故事,然而在丹参育苗和种植火爆的年代,却上演了真实版的“丹参缘”。年,下洋河村有个男青年赵某,到白沙集上卖丹参苗,与前来赶集的九山镇涝坡河村李姓女孩相遇。当得知女孩要买花生种时,赵某力荐种植丹参,打包票种丹参挣能大钱,并开玩笑说,如果你家挣不到一万块钱我赔你,挣到一万块钱你嫁给我。女孩对男孩有了好感,但仍半信半疑,赵某就跟随女孩到她家里,极力动员女孩父亲种丹参。第二天早上把自己的丹参苗起出,用自行车载到女孩家,上午帮助栽上,一连2—3天,把2亩花生地全部栽成丹参。待到秋后,又帮助女孩家把丹参售出,卖了1万多元钱,女孩父亲非常高兴,顺水推舟,很快为二人置办了婚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没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刚刚兴起的丹参生产高潮会随时受到毁灭性打击。年,在经过价格低迷的阵痛之后,刘世庆开始振作起来,—年,他只身到安国、亳州,寻找到了市场,开始新建仓库厂房,大量收购和加工。与此同时,另一股力量也在马不停蹄地行动。年,受聘于桓台县索镇的辛寨镇大郝庄村民王乐华,通过济南药材公司李兴华处长,结识了上海华宇药业分管业务的副总许振华,首次打开了上海市场,成为上海华宇药业的稳定客户。随后几年,北到珍宝岛药业,南到正大青春宝药业,东到云南普洱药业,西到贵州百灵药业,市场遍布神州东西大江南北。

优良的品质是临朐丹参站稳市场的根基。我县地处鲁中山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年平均日照时数.6小时,无霜期天,年平均降雨量.2㎜,年平均相对湿度64%。土壤类型以棕壤和褐土两大类型为主,适宜多种作物和中药材生长。我县生产的丹参外观鲜红,根粗长,须根少,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年11月,经山东省潍坊市药品检验所检验,丹参酮ⅡA含量0.49%,是国家标准0.2%的2.5倍,丹酚酸B含量10.9%,是国家标准3%的3.6倍,两项主要药用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产区。年12月,农业部批准对“临朐丹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临朐丹参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辛寨镇、蒋峪镇、九山镇、寺头镇、沂山管委会共计5个镇、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8′--°45′,北纬36°11′--36°25′,生产总规模2.2万亩,年产吨。

目前我县丹参种植面积2.1万亩,主要分布在寺头镇、九山镇、沂山风景区、山旺镇、冶源镇、辛寨镇,年产丹参吨。有个农户种植丹参,户均收入2.9万元。先后成立临朐县沂山镇丹参协会、临朐乐华丹参种植专业合作社、临朐天星航天种植专业合作社、临朐庆富丹参专业合作社,建成临朐汉鑫中药材有限公司、山东沂峰丹参茶制品有限公司、临朐乐华中药材有限公司、临朐县天成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临朐华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并与中国药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开展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上海华宇药业、潍坊市中药厂、山东鲁南制药厂等建立了开发、合作关系,与安国、亳州等大型药材批发市场建立了营销网络。

临朐乐华中药材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内规模较大、临朐县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企业,主要从事丹参、黄芩等中药材种植、收购和净选加工。公司与复旦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长期合作,在寺头、九山、辛寨、柳山、龙岗等8镇建设种植基地0亩,合同订单户户,合同种植基地3亩,年产丹参、黄芩等药材6吨。公司拥有切片机、烘干机、打包机等中药材加工机械,年加工丹参、黄芩等原料药材7吨,成为上海华宇药业有限公司、青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济南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大型医药集团购货首选。年,上海华宇药业有限公司和国家工信部投资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辛寨镇郝照铺建设亩丹参核心示范田,安排了品种、播期、收获期、连作轮作等试验研究,为丹参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年以后,临朐县政府副县长陈曦多次到公司和基地视察;年,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国际著名真菌学家和医学营养学家、安发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高益槐教授,到乐华公司、九山、辛寨、沂山等地考察临朐丹参生产情况;年,上海华宇药业总经理杨弘一行来公司考察;—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文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长周铜水、山东中医药大学复校长张永清、吉林大学教授任跃英等专家教授,先后来公司视察指导。年,公司总经理王乐华参加了在上海华宇药业举办的全国丹参基地建设项目论证会议。

山东沂峰丹参茶制品有限公司是以丹参茶生产为主的企业,年,“沂峰牌”丹参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公司主要生产6个品种的“沂峰”牌丹参茶,年销售收入万元。在临朐、沂水、沂源建设丹参标准化基地12处,面积亩,带动50个村、户从事中药材生产,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人。

今后我县丹参产业发展,首先要保证质量,为制药企业供应优质产品。其次要适应保健和旅游消费需求,研制和开发丹参饮料、药膳、药茶、药枕、饰物、盆景、旅游纪念品等新产品,实现与旅游、科普、康养、创作等产业的有机融合,为丹参产业发展持续助力。

评价:岁月变迁,价格沉浮,品质稳定。敢吃螃蟹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不守成规。走出去一片光明,带回来万家欢乐。为医院奉献草药,给农民聚集财富。临朐丹参,永葆青春。

于文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gcjg/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