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家族。施文格将柑橘类分成了6属9种,而田中长三郎曾经把柑橘类分为4属种。而在我国最新的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中,所有生于我国的柑橘类植物则都被归于柑橘属下的7个原生种和5个杂交种中。

并非所有的柑橘都那么美味,但是自然控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趣的物种——毕竟有些不怎么好吃的柑橘,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酸枳根扛起甜橘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晏子灵机一动想出来,用来揶揄楚王的话,本意是指生活环境会对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到都可以改变品性。不料经过演绎竟然成了一个植物学范例。至少,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还有老师将这句话作为环境影响植物的经典案例来分析。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枳(Citrustrifoliata或者Poncirustrifoliata)和宽皮橘(C.reticulata)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种。在果树的相貌上,枳和橘就有明显的区别:枳树相对更矮小一些,而且枳冬天就变成了光杆;而橘相对更加高大,且冬天仍然身披绿叶。而如果走近一些观察它们,就会发现它们差别更大:枳的枝条上密布粗壮的刺,而橘没有这种防御机构;而且枳的复叶上一般都生有有三片小叶,这与柑橘的单身复叶(看起来像一张分了两截儿叶子的复叶)有明显的不同。之所以将二者与淮河南北联系起来可能只是因为枳树好冷凉而橘树喜温热,毕竟前者是标准的温带落叶树,而后者更适宜亚热带常绿林里的生活。

图片来源:futuregardens.pl

枳的新鲜果子不堪食用,果肉少且酸、苦,一定要吃的话除非加入大量糖熬制成柑橘酱,不过更多也是取果皮的香味。但是枳树的生命力顽强,耐病抗寒,个头还不高,所以是优良的柑橘砧木。让柑橘的枝干长在枳的树根上,最终就能得到好吃又抗病的“组合”橘子树了。

虽然枳和橘在外貌上有几分相似,但是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远。枳甚至没有柑橘类典型的单身复叶,所以很多分类学家还是主张把它们从柑橘属中划分出去,组成单独的“枳属”(Poncirus)。不过这不影响它与柑橘发生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枳橙(C.×insitorum)便是其中的代表。虽然我们可能都没有见过它的果实,但是这种枳与酸橙(C.×aurantium)的“爱情结晶”却是比枳更加优秀的柑橘砧木,在我国大量使用,所以也算是给甜美的柑橘家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吧。

宁可吃果皮的金柑

相对于枳来说,金柑(C.japonica)与各种柑橘的关系更近。根据分子生物学的证据,金柑与柚(C.maxima)的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从直觉上将微型柑橘与巨型柑橘扯在一起会稍微有些出人意料。要知道,在之前的分类系统中,它们也像枳一样被划分成金柑属(Fortunella)区别对待。

金柑和枳一样植株通常都比较矮小,但仔细观察则会发现二者细节差别巨大。显著的差别诸如金柑没有像枳那样粗大的硬刺,以及它们的叶子与枳的复叶不同,而是呈现出与柚子类似的不明显的单身复叶,等等。

图片来源:costafarms.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genga.com/gcjg/3940.html